植被恢复模式对川西北沙化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研究

被引:26
作者
蒲琴
胡玉福
何剑锋
齐鹏程
舒向阳
杨泽鹏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川西北; 沙化草地; 植被恢复; 微生物量碳氮; 酶活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6.04.054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为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化草地治理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川西北高寒沙化草地为研究区,以未恢复沙化草地为对照(CK),通过野外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围栏禁牧布设沙障恢复模式(WLCD)、围栏禁牧布设沙障撒播草种(RGCD)和围栏禁牧布设沙障混播燕麦草种(YMCD)3种植被恢复模式下沙化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3种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P<0.05),其中YMCD变化最显著。与CK相比,YMCD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增加了217.52%,725.26%,130.88%,387.78%,300.33%,192.32%;(2)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量碳氮、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减小(P<0.05),尤其是0—20cm土层;(3)微生物量碳氮与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多酚氧化酶与蔗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蔗糖酶与脲酶、硝酸还原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脲酶与硝酸还原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5)研究表明土壤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与硝酸还原酶可敏感地反映植被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植被恢复措施可改善表层与深层土壤的生物学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围封对当雄县高寒草原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J].
斯贵才 ;
袁艳丽 ;
王建 ;
王光鹏 ;
雷天柱 ;
张更新 .
草业科学, 2015, (01) :1-10
[2]   阿坝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储量对不同利用方式与程度的响应 [J].
杨树晶 ;
李涛 ;
干友民 ;
王永 ;
纪磊 ;
宋中齐 ;
刘焘 .
中国草地学报, 2014, 36 (06) :12-17
[3]   川西北不同程度沙化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 [J].
万婷 ;
涂卫国 ;
席欢 ;
李裕冬 ;
唐学芳 ;
杨一川 .
草地学报, 2013, 21 (04) :650-657
[4]   科尔沁沙质草地优势多年生植物氮素回收效率的分异特征 [J].
李玉霖 ;
崔夺 ;
陈静 ;
毛伟 ;
赵学勇 .
中国沙漠, 2013, 33 (03) :688-695
[5]   围封与放牧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J].
牛得草 ;
江世高 ;
秦燕 ;
张宝林 ;
曹格图 ;
傅华 .
草业科学, 2013, 30 (04) :528-534
[6]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植被特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 杨宁,邹冬生,杨满元,胡利珍,邹芳平,宋光桃,林仲桂.应用生态学报. 2013(01)
[7]   贺兰山西坡不同类型草地土壤酶活性特征 [J].
秦燕 ;
牛得草 ;
康健 ;
曹格图 ;
张斯莲 ;
傅华 .
干旱区研究 , 2012, (05) :870-877
[8]   宁夏干旱风沙区几种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特性 [J].
丁东旺 ;
马静 ;
曹兵 ;
刘永亮 ;
李康对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9 (12) :59-62
[9]   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 [J].
杨宁 ;
彭晚霞 ;
邹冬生 ;
林仲桂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1) (S1) :474-477
[10]   川西北阿坝地区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廖雅萍 ;
王军厚 ;
付蓉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3)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