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藏志应恐”有关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思路

被引:8
作者
刘书考 [1 ]
严灿 [1 ]
吴丽丽 [1 ]
潘毅 [1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关键词
肾气; 精(中医); 情志(中医病因); 恐惧; 记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中医理论认为,肾中精气是脑的形成、发育和功能发挥以及维持整个人体精神活动与行为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医情志学说认为"肾藏志,在志为恐",肾所藏之"志"的主要含义之一就是指记忆,包括了识记、保存和回忆3个基本环节。而现代医学则认为精神应激作为一种信息会在中枢神经系统留下相当于记忆的生物性"痕迹"。作者结合中医理论以及现代心理应激理论,从情志活动调控的角度,以中医情志学说为指导,以机体的恐惧反应记忆为切入点,提出依据"从病理药效推导生理"的研究思路,结合恐惧记忆的形成、巩固、提取和消退以及杏仁核-海马-前额叶皮质神经通路的可塑性,结合补肾方药的药理学效应,阐述恐伤肾的病理机制,并揭示肾(肾精)调控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作用方式与神经生物学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补肾方药对衰老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相关基因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表达的影响 [J].
戴薇薇 ;
金国琴 ;
张学礼 ;
夏花英 ;
黎志萍 ;
龚张斌 ;
姚领爱 ;
康湘萍 ;
张丽娜 ;
王亚娟 ;
徐品初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 (04) :296-299
[2]   左归丸、右归丸对衰老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相关基因BDNF mRNA表达的影响 [J].
戴薇薇 ;
金国琴 ;
张学礼 ;
王亚娟 ;
徐品初 .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7, (04) :14-16
[3]   从肾论治焦虑症 [J].
吴洁 ;
杨叔禹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02) :67-68
[4]   从肾虚肝郁探讨抑郁症的治疗 [J].
谢利军 ;
唐启盛 ;
常立果 .
吉林中医药, 2007, (01) :15-16
[5]   肾与神志关系的探讨 [J].
唐启盛 ;
包祖晓 ;
曲淼 ;
赵晶 .
北京中医, 2006, (09) :538-540
[6]   杏仁核在条件恐惧中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陶嵘 ;
张亚林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6, (01) :58-60
[7]   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杏仁核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J].
戴薇薇 ;
金国琴 ;
张学礼 ;
徐品初 ;
赵伟康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 (07) :397-400+388
[8]   精神创伤性记忆的生物学机制 [J].
李凌江 ;
杨建立 .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4, (04) :193-196
[9]   补肾法调节肾阳虚证T细胞凋亡的规律—重塑基因平衡 [J].
沈自尹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 (05) :321-322
[10]   补肾复方促智抗老年痴呆作用机理的研究述要 [J].
贺文彬 ;
张俊龙 .
中医药学刊, 2004, (05) :85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