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区土壤侵蚀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斌 [1 ]
张金屯 [2 ]
机构
[1]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地理信息系统; 景观生态学方法; 植被区; 土壤侵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对黄土高原植被进行分区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黄土高原植被区空间数据和土壤侵蚀空间数据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被划分为森林植被区、森林草原植被区、温性草原植被区和荒漠半荒漠植被区。在森林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41.92%,水蚀土壤侵蚀指数比温性草原植被区和荒漠半荒漠植被区的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346.90。在森林草原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70.45%,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449.40,水蚀最为严重。在温性草原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风混合侵蚀为主,风蚀微度-水蚀剧烈的百分比最大,为33.01%,水-风混合侵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水-风混合侵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633.45,水-风混合侵蚀最为严重。在荒漠半荒漠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风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99.65%,风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风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589.78,风蚀最为严重。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数量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金屯著, 2004
[12]  
Modelling gully erosion for a small catchment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J] . Rudi Hessel,Theo van Asch.Catena . 2003 (1)
[13]  
Equation for high-rate gully erosion[J] . Dino Torri,Lorenzo Borselli.Catena . 2003 (2)
[14]  
Coupling between hillslopes and channels in upland fluvial systems: implications for landscape sensitivity, illustrated from the Howgill Fells, northwest England[J] . A.M. Harvey.Catena . 2001 (2)
[15]   陕北绥德韮园沟土壤侵蚀情况及水土保持办法 [J].
席承藩 ;
程云生 ;
黄自立 .
土壤学报, 1953, (03) :148-166
[16]   陕甘黄土区域土壤侵蚀的因素和方式 [J].
黄秉維 .
科学通报, 1953, (09) :6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