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汉语第三人称回指语形式眼动阅读实验
被引:1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榕
[
1
]
Pim MAK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trecht University
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Pim MAK
[
2
]
Ted SANDERS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trecht University
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Ted SANDERS
[
2
]
机构
:
[1]
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2]
Utrecht University
来源
:
中国语文
|
2016年
/ 01期
关键词
:
第三人称代词回指;
第三人称零形回指;
篇章连贯性;
显性代词失利效应;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
0501 ;
050103 ;
摘要
:
回指是篇章连贯的主要手段之一,受多种因素影响。前人文献较少关注回指语形式对回指的影响,而这正是汉语篇章的特色之一。本文运用眼动实验的范式考察汉语母语者阅读理解第三人称回指语形式(第三人称代词或零形式)的差异,包括认知加工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影响回指对象的判定,并对比相关语言学研究,旨在揭示汉语母语者理解篇章回指的机制。实验发现:1)汉语母语者阅读话题接续的篇章时,零形式快于代词;而阅读话题转换的篇章时,代词快于零形式。可见母语者对篇章连贯性和回指语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非常敏感,篇章连贯性和回指语形式之间有相互作用。2)不管是零形式还是代词,母语者都倾向认为其回指主语,即回指语形式不影响回指对象的判定,但读者会根据篇章的展开理解并修正对回指的判断,证明篇章回指的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2+127 +127-1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隐含因果动词对第三人称回指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榕
.
汉语学习,
2014,
(06)
:28
-35
[2]
话题结构和动词语义对代词回指的影响——一项基于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任务的实证研究
[J].
徐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徐晓东
;
倪传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倪传斌
;
陈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陈丽娟
.
现代外语,
2013,
36
(04)
:331
-339+437
[3]
汉语篇章层级对第三人称回指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榕
.
汉语学习,
2013,
(05)
:71
-77
[4]
动词隐含因果性和重读对代词加工的影响
[J].
申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申敏
;
杨玉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玉芳
.
心理学报,
2006,
(04)
:497
-506
[5]
NP显著性的计算与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指称附视频
[J].
胡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
胡建华
;
潘海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
潘海华
.
当代语言学,
2002,
(01)
:46
-60+78
[6]
动词隐含因果性对代词加工的影响
[J].
孙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孙燕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舒华
;
周晓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周晓林
;
郑先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郑先隽
.
心理科学,
2001,
(01)
:39
-41+70
[7]
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化的句法研究
[J].
胡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
胡建华
.
当代语言学,
1998,
(03)
:33
-40
[8]
动词语义和句子语法对代词加工的影响
[J].
缪小春,宋正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缪小春,宋正国
.
心理科学,
1995,
(04)
:197
-200+255
[9]
现代汉语篇章中指同的表达[J]. 廖秋忠.中国语文. 1986 (02)
[10]
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 陈平.中国语文. 1987 (05)
←
1
2
→
共 19 条
[1]
隐含因果动词对第三人称回指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榕
.
汉语学习,
2014,
(06)
:28
-35
[2]
话题结构和动词语义对代词回指的影响——一项基于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任务的实证研究
[J].
徐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徐晓东
;
倪传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倪传斌
;
陈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陈丽娟
.
现代外语,
2013,
36
(04)
:331
-339+437
[3]
汉语篇章层级对第三人称回指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榕
.
汉语学习,
2013,
(05)
:71
-77
[4]
动词隐含因果性和重读对代词加工的影响
[J].
申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申敏
;
杨玉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玉芳
.
心理学报,
2006,
(04)
:497
-506
[5]
NP显著性的计算与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指称附视频
[J].
胡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
胡建华
;
潘海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
潘海华
.
当代语言学,
2002,
(01)
:46
-60+78
[6]
动词隐含因果性对代词加工的影响
[J].
孙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孙燕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舒华
;
周晓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周晓林
;
郑先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郑先隽
.
心理科学,
2001,
(01)
:39
-41+70
[7]
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化的句法研究
[J].
胡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
胡建华
.
当代语言学,
1998,
(03)
:33
-40
[8]
动词语义和句子语法对代词加工的影响
[J].
缪小春,宋正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缪小春,宋正国
.
心理科学,
1995,
(04)
:197
-200+255
[9]
现代汉语篇章中指同的表达[J]. 廖秋忠.中国语文. 1986 (02)
[10]
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 陈平.中国语文. 1987 (0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