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157
作者
高菊生 [1 ,2 ]
曹卫东 [1 ]
李冬初 [1 ,2 ]
徐明岗 [1 ,2 ]
曾希柏 [3 ]
聂军 [4 ]
张文菊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4]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双季稻绿肥轮作; 水稻产量; 土壤有机质; 土壤活性有机质; 土壤微生物量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1982年布置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体系下水稻产量变化趋势、稻田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土壤活性有机质组成。结果表明,绿肥作物与双季稻轮作种植后,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冬闲对照,绿肥作物紫云英、油菜和黑麦草处理年平均水稻产量(1982—2008年)分别为10.8 t.hm-.2a-1,10.2 t.hm-.2a-1和10.0t.hm-.2a-1,较冬闲对照分别提高27.2%,20.5%和18.1%。试验前期(1982—1993年)种植绿肥作物各处理之间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试验开展11a后(1994—2008年)种植紫云英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油菜和黑麦草处理。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土壤有机质随年份显著增加,双季稻紫云英轮作土壤有机质积累速度最快,年增加0.31 g/kg,双季稻黑麦草次之,土壤有机质年增加0.28g/kg,双季稻油菜轮作土壤有机质年增加0.26g/kg。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稻田土壤活性有机质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种植绿肥作物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冬闲对照。其中黑麦草和紫云英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微生物熵显著高于油菜和冬闲对照处理。在湘南红壤丘陵双季稻区,种植绿肥作物对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有机质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绿肥选择上以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培肥综合效果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4542 / 45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1] 土壤农化分析[M].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 [12]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 with cropping as measured by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and 13 C natural isotope abundance[J] . Rod D. B. Lefroy,Graeme J. Blair,Wayne M. Strong.Plant and Soil . 1993 (1)
  • [13] Soil and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nalysis .2 Bao S D.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 2000
  • [14] Effectsof cropping rotation in red soil paddy field on rice growth .2 Gao J S,Liu G L,Qing D Z,Zou C M,Huang P N. Cultivation and Planting . 2002
  • [15] Research and prospect of Rice cropping system .2 Wang H,Du N M. Crop Research . 2006
  • [16] 冬季耕作制度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贡献
    熊正琴
    邢光熹
    鹤田治雄
    施书莲
    沈光裕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 49 - 52
  • [17] 红壤稻田不同轮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高菊生
    刘更另
    秦道珠
    邹长明
    黄平娜
    [J]. 耕作与栽培, 2002, (02) : 1 - 2
  • [18] 覆盖作物的生态效应
    刘晓冰
    宋春雨
    Stephen J.Herbert
    邢宝山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 365 - 368
  • [19] 稻田不同耕作制下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变化研究
    曾希柏
    关光复
    [J]. 生态学报, 1999, (01) : 92 - 97
  • [20] 双季稻复种轮作与连作对土壤有机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杨东方
    李学垣
    [J].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2) : 51 -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