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质粒度信息的空间分异与代表性:以杭州湾舟山岛-金山卫断面为例

被引:10
作者
周晓静
高抒
不详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
[3] 南京
关键词
柱状样粒度分析; 垂向粒度分异; 海底活动性; 杭州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杭州湾舟山岛-金山卫断面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高密度采样,并用激光粒度仪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站位沉积物平均粒径具有不同的垂向分布.由于该断面所在区域海底活动性强,短时间尺度的活动层厚度的量级远高于长时间尺度的净沉积速率的量级,平均粒径的垂向分布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同一沉积环境中形成的不同类型沉积记录,很难代表沉积环境的长时间尺度演化.粉沙为主和沉积物粒径的垂向平均值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呈现收敛趋势的底质粒度特征,说明物源因素控制着研究区总体的沉积物分布规律,而水动力因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沉积分异.沉积物的垂向分异使表层底质粒径的断面分布不同于活动层内垂向平均底质粒径的断面分布.对于强潮、粉沙环境的沉积物输运模拟而言,如果涉及的时间尺度较大,则采用活动层的平均值作为模型的粒度参数较为合适.
引用
收藏
页码:2228 / 22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杭州湾北岸深槽形成及演变特性研究 [J].
余祈文,符宁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3) :74-85
[3]   杭州湾近期环境演变与沉积速率 [J].
冯应俊 ;
李炎 .
东海海洋, 1993, (02) :13-24
[4]   杭州湾金山深槽的地貌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刘阿成 .
海洋通报, 1992, (05) :71-77
[5]   杭州湾的沉积结构与沉积环境分析 [J].
刘苍字 ;
董永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4) :53-65
[6]   杭州湾地貌及沉积界面的活动性 [J].
冯应俊 ;
李炎 ;
谢钦春 ;
张立人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0, (02) :213-223
[7]   杭州湾北部潮流冲刷槽演变的分析 [J].
曹沛奎 ;
董永发 ;
周月琴 .
地理学报, 1989, (02) :157-166
[8]   杭州湾二维潮波计算及底质分布的动力成因 [J].
许卫忆 ;
苏纪兰 .
海洋与湖沼, 1986, (06) :493-503
[9]   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J].
陈吉余 ;
罗祖德 ;
陈德昌 ;
徐海根 ;
乔彭年 .
地理学报, 1964, (02) :10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