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农田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被引:33
作者
蔡太义 [1 ,2 ]
陈志超 [1 ]
黄会娟 [3 ]
黄耀威 [4 ]
张合兵 [1 ]
刘昌华 [1 ]
贾志宽 [2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3]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4] 河南省农业厅
关键词
秸秆覆盖模式;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渭北旱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明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效应问题,于2007—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农试验站,以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3个水平秸秆覆盖量(4500、9000、13500kg·hm-2)在全年覆盖方式(QSM)下(分别以S1、S2和S3表示)和生育期覆盖方式(SSM)下(分别以S4、S5和S6表示)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在0~25cm土层的降温效应,表现为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在0~15cm土层"低温效应"在全生育期内表现出前期大、后期小的变化趋势。0~5cm土层不同处理的地温日变化在早上6:00最低,与CK差异最小;中午14:00最高,与CK差异最大;晚上20:00介于前两者之间。QSM方式下,S1、S2和S3处理与CK相比,3个年度休闲期的0~200cm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7.6、10.8、12.3mm;生育期内0~2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高出3.9%、8.5%和11.8%。SSM下各覆盖量处理土壤温度和水分的运移规律与QSM方式相似,但均弱于后者。从水温效应综合来看,QSM覆盖方式整体优于SSM方式,尤以S2处理综合表现较优。故在渭北旱塬或其他同类生态区进行玉米整秸秆覆盖时,推荐选择QSM方式,且以9000kg·hm-2覆盖量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1396 / 14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不同量秸秆覆盖对春玉米光合生理的影响 [J].
蔡太义 ;
张合兵 ;
黄会娟 ;
黄耀威 ;
刘昌华 ;
贾志宽 ;
杨宝平 ;
黄艳丽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11) :2128-2135
[2]   不同量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蔡太义 ;
黄会娟 ;
黄耀威 ;
路文涛 ;
贾志宽 ;
杨宝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6) :964-974
[3]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 Ⅰ.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 [J].
蔡太义 ;
贾志宽 ;
黄耀威 ;
黄会娟 ;
杨宝平 ;
张睿 ;
韩清芳 ;
聂俊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05) :63-68+74
[4]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春玉米田蓄水保墒及节水效益的影响 [J].
蔡太义 ;
贾志宽 ;
黄耀威 ;
黄会娟 ;
孟蕾 ;
杨宝平 ;
李涵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S1) (S1) :238-243
[5]   渭北旱塬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J].
蔡太义 ;
贾志宽 ;
孟蕾 ;
郭芳倩 ;
杨宝平 ;
黄耀威 ;
任小龙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3) :43-48
[6]   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效果与增产增收效应 [J].
尚金霞 ;
李军 ;
贾志宽 ;
张丽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3) :2668-2678
[7]   秸秆覆盖量对农田土壤水分和温度动态的影响 [J].
王兆伟 ;
郝卫平 ;
龚道枝 ;
梅旭荣 ;
王春堂 .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02) :244-250
[8]   不同麦秸覆盖量对夏玉米田棵间土壤蒸发和地温的影响 [J].
张俊鹏 ;
孙景生 ;
刘祖贵 ;
李晓东 ;
刘小飞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1) :95-100
[9]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冬小麦生理及土壤温、湿状况的影响 [J].
于晓蕾 ;
吴普特 ;
汪有科 ;
张立强 ;
员学锋 ;
张吉祥 .
灌溉排水学报, 2007, (04) :41-44
[10]   秸秆覆盖桃树地生态效应及桃树的生长状况 [J].
员学锋 ;
吴普特 ;
汪有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1)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