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双向流通的动力机制:一个新兴古典框架

被引:9
作者
郭晗
高煜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乡双向流通; 交易效率; 分工演进; 交易迂回程度; 动力机制;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6/f.2011.10.002
中图分类号
F724 [商品流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处于较明显的二元格局,城乡之间存在着市场分割和流通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通过连锁经营建立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但现有研究没有深入探讨双向流通的动力机制。文章通过构建一个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的迂回生产模型得出,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是交易效率改进和分工深化的产物,并在此命题基础上得出,随着双向流通的形成,工农业产品的交易迂回程度、分工水平、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均会提高。由于工农业在内部分工上的差异,构建城乡双向流通的关键在于科技兴农,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只有当工农业同时实现流通与生产的分离,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才得以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分工水平对农村贫困形成的影响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 [J].
罗丽英 ;
杨燕曦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04) :113-116
[2]   农村流通体系对农村消费的影响 [J].
王新利 ;
吕火花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3) :69-71
[3]   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滞后要素与提升思路 [J].
刘远 .
南京社会科学, 2005, (11) :62-65
[4]   论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趋向 [J].
高帆 .
经济研究, 2005, (09) :91-102
[5]   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 [J].
夏春玉 ;
张闯 ;
梁守砚 .
财贸经济, 2009, (10) :106-112
[6]   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一体化研究 [J].
朱智 ;
赵德海 .
财贸经济, 2010, (03) :130-135
[7]   论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构建 [J].
原梅生 ;
弓志刚 .
财贸经济, 2005, (03) :81-83
[8]   我国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 [J].
易开刚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 (12) :18-21
[9]   二元经济反差: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 [J].
高帆 ;
秦占欣 .
经济科学, 2003, (01) :97-103
[10]   日用消费品连锁农家店经营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 [J].
陈卫平 ;
申学锋 ;
姜瑛 .
财贸经济, 2009, (08) :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