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南区震积作用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10
作者
陈武杰 [1 ,2 ]
袁静 [1 ]
李红哲 [2 ]
曹正林 [2 ]
张伟 [1 ]
樊海琳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震积岩; 震积变形构造; 震裂缝;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地震活动强烈,深、浅层均发现一系列与古地震有关的震积岩,形成一系列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包括震积砂枕、砂球构造、枕状层、液化砂泥岩脉、层内错断、地裂缝、微褶皱纹理、沙侵蘑菇等。研究区震积岩的岩石类型则主要包括震褶岩、震裂岩、震塌岩、自碎屑角砾岩、自碎屑副角砾岩、液化角砾岩及震浊积岩等。地震活动使岩层产生大量的微裂缝,裂缝沟通了原有的孔隙,同时增加了储集层的储集空间,极大地改善了储集层的渗透性,并使原先不具渗透性的砂泥薄互层产生裂缝,成为输导层,这为在地震断裂系统附近寻找低渗透岩层中的高渗储层提供了新的方向。而地震断裂系统上倾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岩以及滨浅湖滩坝所构成的岩性圈闭必将成为柴西南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新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乌南油田新近系古地震纪录及储集性能研究 [J].
杨剑萍 ;
聂玲玲 ;
张琳璞 ;
杨君 ;
张跃 .
地质学报, 2008, (06) :805-812+866
[2]   济阳坳陷阳信洼陷古近纪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王克 ;
刘显阳 ;
赵卫卫 ;
宋江海 ;
时振峰 ;
向惠 .
岩性油气藏, 2008, (02) :54-59
[3]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 [J].
魏垂高 ;
张世奇 ;
姜在兴 ;
朱井泉 .
地质学报, 2007, (06) :827-833+866
[4]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夏青松 ;
田景春 .
沉积学报, 2007, (02) :246-252
[5]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裂缝油气藏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 [J].
曹海防 ;
夏斌 ;
范立勇 ;
张娣 ;
胡勇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1) :71-73+77
[6]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地震浊积岩特征研究 [J].
杨剑萍 ;
陈顺霞 ;
查明 ;
牟雪梅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05) :1-4
[8]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断裂发育特征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J].
陈迎宾 ;
袁剑英 ;
陈启林 ;
李碧宁 ;
张正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5) :645-648
[9]   新疆博格达地区早二叠世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弧后碰撞前陆盆地地震记录 [J].
张传恒 ;
刘典波 ;
张传林 ;
王自强 .
地学前缘, 2006, (04) :255-266
[10]   中国震积岩研究综述 [J].
赵卫卫 ;
查明 ;
杨剑萍 .
地层学杂志, 2006, (02) :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