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区域制度的区域生态补偿难点问题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昱
丁四保
卢艳丽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区域制度; 区域生态补偿; 难点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国家的主体功能区划是一次重大的实践,但是要解决的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区域划分和分工等追求发展效率的问题,而是要同时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区域与区域的矛盾,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区域生态补偿。任何的生态补偿政策都是"嵌入"于具体的区域制度当中,因此本文以我国的行政经济区域制度为切入点,从区域生态补偿的责任机制、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三个维度探讨其理论和实践上的难点问题,并分析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负面影响。在主体功能区划的战略格局下,如何在区域制度的约束中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本文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经济援助和人口迁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地理学区域研究中的外部性认识及其科学意义 [J].
王昱 ;
丁四保 ;
王荣成 ;
卢艳丽 .
地理研究, 2011, 30 (04) :758-769
[2]   区域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需求及其制度障碍 [J].
王昱 ;
丁四保 ;
王荣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7) :74-80
[3]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07, (04) :339-350
[4]   我国的地方经济:制度特征与发展不平衡 [J].
丁四保 .
经济地理, 2007, (01) :1-4
[5]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几个科学问题 [J].
郭中伟 ;
甘雅玲 .
生物多样性, 2003, (01) :63-69
[6]   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 [J].
毛显强 ;
钟瑜 ;
张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40-43
[7]  
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万本太, 2008
[8]   An ecological-economic modelling procedure to design compensation payments for the efficient spatio-temporal allocation of species protection measures [J].
Johst, K ;
Drechsler, M ;
Wätzold, F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 41 (01) :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