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倾斜矿体开采岩体移动规律与变形机理

被引:29
作者
赵海军 [1 ]
马凤山 [1 ]
丁德民 [1 ]
高建科 [2 ]
杨长祥 [2 ]
卢耀军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二矿区
关键词
高构造应力; 自重应力; 急倾斜矿体; 地表移动; 变形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11 [原岩应力];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为了研究急倾斜矿体开采的岩移规律与变形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急倾斜矿体在高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2种条件下的岩移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开采区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远小于矿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时,在这2种应力条件下都具有类似水平矿体开采的地表岩移特征;反之,在高构造应力条件下,急倾斜矿体开采地表出现双沉降中心的现象,而在自重应力条件下只存在单沉降中心;在高构造应力条件下,急倾斜矿体开采在地表移动变形量、移动变形影响区规模及地表宏观变形破坏特征上与自重应力条件下相比都有较大差异,原岩应力场中作为特征量的最大主压应力的取向对岩移行为的影响是产生这差异的根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423 / 14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Prediction of subsidence due to coal mining in Raniganj coalfield; West Bengal; India.[J].Ramesh P. Singh;Ram N. Yadav.Engineering Geology.1995, 1
[2]  
地基开采沉陷及其地表建筑.[M].颜荣贵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3]  
煤矿岩层与地表移动.[M].中国矿业学院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
[4]  
煤矿地表移动的基本规律.[M].刘国琛;廖国华编著;.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
[5]   充填法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变形和破坏的过程分析与机理研究 [J].
赵海军 ;
马凤山 ;
李国庆 ;
丁德民 ;
高建科 ;
卢耀军 .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05) :670-676
[6]   基于Elman型神经网络的金川二矿地表岩移时序预测模型 [J].
袁仁茂 ;
马凤山 ;
邓清海 ;
徐锡伟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01) :116-123
[7]   基于GPS的江阴市地面沉降规律及机理研究 [J].
邓清海 ;
马凤山 ;
袁仁茂 ;
李国庆 ;
赵海军 .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05) :621-629
[8]   金属矿山岩移与工程稳定性研究及动态预测 [J].
张巨伟 ;
高谦 ;
王福玉 .
地质与勘探, 2006, (05) :98-102
[9]   金属矿山地质灾害及其研究发展趋势 [J].
刁心宏 ;
远洋 ;
张传信 .
金属矿山, 2006, (06) :1-4+26
[10]   构造应力型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及其工程处理方法 [J].
方建勤 ;
彭振斌 ;
颜荣贵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50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