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法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变形和破坏的过程分析与机理研究

被引:35
作者
赵海军 [1 ]
马凤山 [1 ]
李国庆 [1 ]
丁德民 [1 ]
高建科 [2 ]
卢耀军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二矿区
关键词
金川镍矿; 充填法开采; GPS监测; 岩体移动; 变形与破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03 [地下开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地表GPS监测及地下围岩变形破坏的调查取证等大量数据资料,以金川二矿区为例,针对由充填法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状,分别对其进行了滞后于开采的分析、对矿山井巷工程安全影响的后效性分析及空间发展过程分析。指出导致金川二矿采用充填法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变形和破坏的滞后期长、后效性强烈的原因,如充填支护作用与间断面的摩擦作用等等,并指出矿体采出至充填体充入期间围岩发生的移动、变形和破坏与整个矿山的地表岩移、变形和破坏的关系,所得的结论与现场基本一致,对今后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70 / 6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充填法开采引起的地裂缝分布特征与现场监测分析
    李晓
    路世豹
    廖秋林
    杜国栋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7) : 1361 - 1369
  • [2] 阶段充填采矿方法
    李元辉
    解世俊
    [J]. 金属矿山, 2006, (06) : 13 - 15
  • [3] 充填采矿法胶结充填体力学作用分析.[J].王劼;郑怀昌;陈小平.有色金属.2004, 03
  • [4] 进路充填采矿法充填技术探讨
    彭士群
    王洪武
    [J]. 中国矿山工程, 2004, (03) : 30 - 33
  • [5] 金川二矿区采场巷道围岩与充填体收敛变形监测研究
    鲁全胜
    高谦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S2) : 2633 - 2638
  • [6] 胶结充填采矿法充填作用机理与稳定性研究
    王正辉
    高谦
    [J]. 金属矿山, 2003, (10) : 18 - 20
  • [7] Seam dip angle based mining subsidenc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Dai, HY
    Wang, JZ
    Cai, MF
    Wu, LX
    Guo, ZZ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02, 39 (01) : 115 - 123
  • [8] A study of the ground control effects of mining longwall faces into open or backfilled entries
    Oyler D.C.
    Mark C.
    Dolinar D.R.
    Frith R.C.
    [J].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2001, 19 (02) : 137 - 168
  • [9] Mining subsidence and its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some differing examples
    Bell, FG
    Stacey, TR
    Genske, DD
    [J].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0, 40 (1-2): : 135 - 152
  • [10] 充填采矿技术与应用.[M].刘同有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