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视域下的中国企业合作创新系统研究

被引:2
作者
刘丽萍 [1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哈尔滨商业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合作创新系统; 复杂系统理论; 耗散结构; 模型; 知识管理熵;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09.04.026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依据中国现阶段企业创新能力的博弈分析显示,选择合作型自主创新模式是企业"竞合"博弈的最优策略。将有利于科学配置合作创新组织的优势资源,提高企业创新效能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建构合作创新系统中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型和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合作创新复杂系统模型,探讨合作创新系统的有序演化的基本条件。通过对合作创新系统的知识管理熵与耗散结构系统负熵的量化,导出对合作创新系统状态判别的基本标准。分析合作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反馈关系的系统有序演化可行性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产业集群内的合作创新:基于中间组织理论的博弈模型 [J].
李刚 ;
刘文彬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 (03) :99-104
[2]   创新的决定因素——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2) :46-58
[3]   基于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组织创新临界点判定 [J].
郭韬 ;
朱建新 .
学术交流, 2008, (04) :80-83
[4]   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 [J].
刘照德 ;
张卫国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3) :20-22
[5]   美国合作创新政策研究 [J].
谭辉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02) :6-12
[6]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 [J].
刘和东 .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01) :28-31
[7]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J].
曾珍香 ;
段丹华 ;
张培 ;
王欣菲 .
改革与战略, 2008, (01) :89-91+114
[8]   复杂性理论与产业集群发展 [J].
李健 ;
金占明 .
科学学研究, 2007, (S2) :188-195
[9]   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7, (05) :125-138
[10]   新巴斯德象限:高科技政策的新范式 [J].
刘则渊 ;
陈悦 .
管理学报, 2007, (03) :346-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