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易发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4
作者
刘春艳 [1 ,2 ]
张继飞 [2 ]
赵宇鸾 [1 ]
朱昌丽 [1 ,2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适宜性评价; 生态位模型; 理县; 岷江上游;
D O I
10.16614/j.cnki.issn1004-5570.2018.01.016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818 ; 081803 ;
摘要
地质灾害易发山区聚落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研究,不仅能为山地社区的重建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科学参考。以岷江上游理县为研究区,从自然-生态、生产和生活条件3个维度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运用Arc GIS栅格处理技术对指标进行单因素量化分析及多因素综合评价;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将聚落用地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研究表明:1)理县不适宜聚落用地布局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95.72%,适宜的土地面积仅为184.6 km2;2)全县聚落用地适宜性等级以中度适宜为主,低度适宜次之,高度适宜最小;3)聚落用地最适宜区域主要位于杂谷脑镇东南部;低度、中度适宜区占面积比例较大的乡镇在空间上连续分布且处于杂谷脑河流域下游及国道317附近;4)县境内有重点生态保护区分布的乡镇聚落用地基本以低度和中度适宜区为主,高度适宜区分布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J].
谢洪 ;
钟敦伦 ;
矫震 ;
张金山 .
山地学报, 2009, (04) :501-509
[22]   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适宜性评价 [J].
付清 ;
赵小敏 ;
乐丽红 ;
郭熙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2) :208-213+318
[23]   基于GIS的山区县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J].
曲衍波 ;
齐伟 ;
商冉 ;
李乐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4) :38-44
[24]   四川省理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J].
冯华锋 ;
张志明 ;
钱江澎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7, (04) :111-114
[25]   基于DEM的准噶尔盆地及其西北山区地势起伏度研究 [J].
唐飞 ;
陈曦 ;
程维明 ;
周可法 .
干旱区地理, 2006, (03) :388-392
[26]   春小麦生态位适宜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李自珍 ;
林红 .
自然科学进展, 1998, (02) :11-15
[27]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欧阳志云 ;
王如松 ;
符贵南 .
生态学报, 199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