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酶共降解玉米秸秆的工艺研究

被引:35
作者
陈合
张强
机构
[1] 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降解; 黄孢原毛平革菌; 纤维素酶; 木质纤维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6 [饲料];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该文研究玉米秸秆菌酶共降解工艺,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固体发酵去除部分木质素,再添加外源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黄孢原毛平革菌培养12 d时木素过氧化物酶(LiP)酶活达到最大值11.3 u/g,15d时漆酶(Lac)酶活达到最大值0.0992 u/g,秸秆降解集中在10~20 d,第25d时菌解结束,干基总损失率为18.94%;再经过6 d的酶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分别从27.1%、20.3%下降到13.1%、11.9%。玉米秸秆经菌酶共降解,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67.0%、60.4%、33.0%,每克秸秆还原糖含量达0.507 g。结果表明,菌酶共降解为玉米秸秆的生物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复合酶降解玉米秸秆工艺条件的研究 [J].
陈合 ;
张强 ;
赵燕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9) :9136-9137+9139
[2]   白腐菌降解木质纤维素顺序规律的研究 [J].
杜甫佑 ;
张晓昱 ;
王宏勋 ;
尹艳丽 ;
不详 .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 2005, (01) :17-25
[3]   采用阶段处理和多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的研究 [J].
张红莲 ;
郭爱莲 ;
何钧 ;
郭路军 ;
卫静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691-694
[4]   利用微生物和酶降解粗纤维的研究 [J].
邓桂兰 ;
彭超英 ;
卢峰 .
饲料工业, 2004, (11) :48-51
[5]   玉米秸秆浓硫酸水解的初步研究 [J].
杨小寒 ;
黄爱玲 ;
周美华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3, (11) :9-11
[6]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J].
高祥照 ;
马文奇 ;
马常宝 ;
张福锁 ;
王运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242-247
[7]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J].
宋颖琦 ;
刘睿倩 ;
杨谦 ;
宋金柱 ;
杜金哲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 (02) :197-200
[8]   酶法降解植物纤维素技术研究 [J].
王卫国 ;
赵永亮 .
生物技术, 2002, (02) :10-11
[9]   膨爆法对秸秆纤维材料表面形态的影响 [J].
杨慧群 ;
陈丽 .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2, (01) :34-37
[10]   农作物秸秆膨化技术及膨化机理分析 [J].
张祖立 ;
刘晓峰 ;
李永强 ;
崔玉洁 ;
佟玲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