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农区村域空心化特征及其微观机理——以兰考县三个村为例

被引:45
作者
乔家君 [1 ,2 ]
刘嘉俊 [3 ]
谢淼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3] 平顶山学院环境与地理科学系
关键词
欠发达农区; 空心村; 微观机理;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1.06.015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通过对兰考县三个村庄的实地调查,发现欠发达农区村域空心化具备空心村的一般性特征,即人口空心化明显,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村庄用地外扩内空,且扩张呈现沿公路、占耕地的趋向;但由于经济、社会等因素制约,欠发达农区村域空心化一般处于萌芽阶段,表现在聚落形态上的空心尚不明显。可以用空间界面理论来解释村域空心化的驱动机理,居住空间分异。从农村地域的内核系统视角,分析了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形成机理,主要受城市化、农户家庭收入、村民观念、土地利用制度、资金资源等因素制约与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160 +1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 [J].
曾山山 ;
周国华 ;
肖国珍 ;
彭佳捷 .
人文地理, 2011, 26 (02) :68-73
[2]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J].
龙花楼 ;
李裕瑞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03-1213
[3]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4]   国内外农村居民点区位研究评述 [J].
李君 ;
李小建 .
人文地理, 2008, (04) :23-27
[5]   河南中收入丘陵区村庄空心化微观分析 [J].
李君 ;
李小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170-175
[6]   1990年以来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 [J].
周心琴 ;
张小林 .
人文地理, 2005, (05) :14-18
[7]   农村“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探析 [J].
王海兰 .
农村经济 , 2005, (09) :21-22
[8]   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 [J].
王成新 ;
姚士谋 ;
陈彩虹 .
地理科学, 2005, (03) :3257-3262
[9]   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J].
许树辉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1) :11-12
[10]   晋中平原地区农村聚落扩展分析 [J].
冯文勇 ;
陈新莓 .
人文地理, 2003, (06)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