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系统视角下的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研究

被引:5
作者
高德步
王庆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高铁; 产业创新系统;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探究中国高铁产业成功实现技术引进并高质量完成技术赶超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构建"知识和技术-行为主体和网络-制度"三维度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中国高铁产业的技术引进、积累和赶超是各行为人和网络与制度、环境共同作用、形成合力的结果。一方面,在行为人和网络中,政府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首先原铁道部实施了积极有为的产业政策,在技术引进之初就积累起了相当大的政策优势;其次,科技部牵头建立的高铁产学研体系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也为高铁技术的顺利"落地"提供了舞台。而另一方面,即制度和环境层面,中国较低的征地成本、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也为高铁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政府干预何以有效:对中国高铁技术赶超的调查研究 [J].
吕铁 ;
贺俊 .
管理世界, 2019, 35 (09) :152-163+197
[2]   技术赶超的激励结构与能力积累:中国高铁经验及其政策启示 [J].
贺俊 ;
吕铁 ;
黄阳华 ;
江鸿 .
管理世界, 2018, 34 (10) :191-207
[3]   如何理解中国高铁技术赶超与主流经济学基本命题的“反差” [J].
吕铁 ;
贺俊 .
学术月刊, 2017, 49 (11) :49-57
[4]   “开放”与“放开”——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经济 [J].
钱颖一 .
金融市场研究, 2017, (02) :1-7
[5]  
图解:用数据告诉你2017春运[J]. 崔丽媛,姚梦阳.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7(Z1)
[6]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领域专利发展态势分析 [J].
牟崇辉 ;
贺文爱 .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 (02) :7-9
[7]   中国高铁的集成创新为何能够成功 [J].
高柏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 (10) :78-88
[8]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演进脉络与学术前沿 [J].
周喜君 ;
郭淑芬 .
产经评论, 2016, 7 (02) :48-57
[9]  
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的源泉[J]. 路风.瞭望. 2014 (01)
[10]   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 [J].
徐现祥 ;
王贤彬 ;
舒元 .
经济研究, 2007, (09)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