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林下红松幼树适生小环境研究

被引:10
作者
范少辉
张群
沈海龙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 东北林业大学 北京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实验室北京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北京 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网络中心重点实验室北京
[3] 北京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实验室北京
[4] 哈尔滨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林冠下人工更新; 红松幼树; 生长小环境;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4.06.013
中图分类号
S791.247 [红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本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以及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个环境因子均对林下红松幼树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归纳了林下更新红松幼树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营林建议,供生产实践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63 / 7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次生林群落结构特性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 [J].
沈海龙 ;
张群 ;
范少辉 ;
赵克尊 ;
杨文化 .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5) :610-615
[2]   次生林林木空间结构等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 [J].
张群 ;
范少辉 ;
沈海龙 ;
杨文化 ;
赵克尊 ;
亓丽岩 ;
不详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4, (04) :405-412
[3]   红松混交林中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张群 ;
范少辉 ;
沈海龙 ;
不详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3, (02) :216-224
[4]   混交林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表达方式的研究 [J].
惠刚盈 ;
胡艳波 .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01) :23-27
[5]   一个新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大小比数 [J].
惠刚盈 ;
Klaus von Gadow ;
Matthias Albert .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01) :4-9
[6]   角尺度——一个描述林木个体分布格局的结构参数 [J].
惠刚盈 .
林业科学, 1999, (01) :39-44
[7]   兴隆山阴暗针叶林空间格局及其利用光能的对策 [J].
罗耀华 ;
陈庆诚 ;
张鹏云 .
生态学报, 1984, (01) :10-20
[8]  
阔叶红松林[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王业蘧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