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中国农村贫困识别研究

被引:8
作者
刘洪
王超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关键词
贫困识别; 层级效应; 分层Logistic回归;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8.02.007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省区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率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这就意味着农村贫困识别研究中需要考虑地区因素。本文首次使用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农村贫困识别研究,实证分析发现:层级变量农业人口比重对农户贫困有显著影响作用,且考虑与不考虑层级变量,各因素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程度差异明显。与普通Logistic回归模型相比,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农户的识别率,在最优分割点下,基于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农户贫困识别率能够达到75%。该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政府减贫政策应向农业人口比重大、少数民族人口多的地区倾斜,且应以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4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农村贫困成因区域差异性研究 [J].
孙菲 ;
王文举 .
贵州民族研究, 2017, 38 (06) :25-29
[2]   中国家庭长期多维贫困状态转化及教育因素研究 [J].
周强 ;
张全红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4) :3-19
[3]   家庭生命周期、农户贫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恩施州的微观数据 [J].
李贝 ;
李海鹏 ;
苏祖勤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7, (03) :32-37
[4]   多维贫困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基于CHES2011数据的分析 [J].
刘小珉 .
民族研究 , 2017, (01) :36-46+124
[5]   中国老年多维贫困的测度和致贫因素——基于社区和家庭的分层研究 [J].
马瑜 ;
李政宵 ;
马敏 .
经济问题, 2016, (10) :27-33
[6]   省际边缘区“贫困陷阱”的形成与突破——以陕、鄂、川、甘省际边缘区为例 [J].
何龙斌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9) :58-64
[7]   生态敏感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淅川县3个村为例 [J].
杨慧敏 ;
罗庆 ;
李小建 ;
高更和 .
经济地理, 2016, 36 (10) :137-144
[8]   边境地区贫困农户多维特征及致贫因素分析——基于广西崇左市贫困户调查数据 [J].
叶慧 ;
陈敏莉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4) :102-106
[9]   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北省四大片区的调查 [J].
赵曼 ;
程翔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6, (03) :104-113+128
[10]   村域地理环境对农户贫困持续性的影响——来自湖北农村的经验证据 [J].
霍增辉 ;
吴海涛 ;
丁士军 ;
刘家鹏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 (01) :3-1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