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环境下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和落叶阔叶树种幼苗的叶形态和光合生理特征

被引:41
作者
胡启鹏 [1 ]
郭志华 [2 ]
李春燕 [2 ]
马履一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光环境; 比叶重; 光合能力; 光合氮利用效率; 叶绿素荧光; 叶氮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由于地球环境的演变,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常有落叶阔叶成分的存在,但从生态角度,其存在的机理尚不清楚。通过比较研究常绿阔叶优势树种大头茶与落叶阔叶树种枫香幼苗的叶形态和光合生理特征对不同光环境(旷地、林窗、林下)的响应,尝试解释落叶成分遗留的基础。结果表明:①枫香具有较小的比叶重(LMA)和较高的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在高光环境中,并未受到光抑制,具有较高的光合可塑性,尤其在林窗,表现出较大头茶高3倍的光合能力(Pnmax),保证了其在较短的生长季节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增强与常绿树种的竞争力;②常绿阔叶树种大头茶具有较大的LMA,在旷地受到严重的光抑制,将更多的氮用于化学防御中。在林窗和林下具有相对高的Pnmax,生长幅度较广,但在林下将更多的氮投入到比生长更为重要的生存消耗中。而枫香在林下响应表现为Rubisco活性降低,光合受阻;③两树种在林窗均表现出较高的光合适应性,具有最大的光合能力(Pnmax)及合理的氮在光合机构中的分配系数,说明林窗是它们更新的最佳环境。但枫香的光合作用更依赖于光照,而大头茶则更依赖于CO2浓度;④总之,落叶阔叶树种以其较高的形态可塑性和对高光的光合生理可塑性能够在常绿阔叶林种生存、生长,并成为常绿阔叶林中固有成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262 / 32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喜树幼苗的叶悬挂角和叶柄角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和适应 [J].
郭志华 ;
胡启鹏 ;
王荣 ;
肖文发 ;
马履一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5) :647-652
[2]   植物叶寿命及其相关叶性状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J].
张林 ;
罗天祥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844-852
[3]   缙云山针阔混交林更新层物种多样性林隙梯度变化初探 [J].
齐代华 ;
李旭光 ;
王周平 ;
石胜友 ;
何正明 ;
许文蔚 ;
邓先宝 .
生物多样性, 2001, (01) :51-55
[4]   缙云山森林林隙形成特征的研究 [J].
王周平 ;
李旭光 ;
石胜友 ;
齐代华 ;
许文蔚 ;
何正明 ;
邓先宝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305-309
[5]   三峡库区残存的常绿阔叶林及其意义 [J].
谢宗强 ;
陈伟烈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5) :39-44
[6]   四川大头茶若干生态问题的研究 [J].
钟章成 .
植物生态学报, 1995, (02) :103-114
[7]  
植物种群生态适应机理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钟章成编著, 2000
[8]  
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钟章成著, 1997
[9]   Leaf traits are good predictors of plant performance across 53 rain forest species [J].
Poorter, Lourens ;
Bongers, Frans .
ECOLOGY, 2006, 87 (07) :1733-1743
[10]  
Functional correlates of leaf demographic response to gap release in saplings of a shade-tolerant tree, Elateriospermum tapos[J] . Noriyuki Osada,Hiroshi Takeda,Kaoru Kitajima,Robert W. Pearcy.Oecologia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