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域夏季潮流特征

被引:8
作者
李鹏
秦渭华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东海标准计量中心
关键词
南黄海; 辐射沙洲; 潮流; 滩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 [海洋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揭示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域夏季潮流特征和变化规律,于2011年7月12日8月11日在南通岸外2个固定点利用ADCP潜标进行了分层海流和水位观测。结果表明:(1)海域为规则半日潮,潮差较强(A和B站最大潮差分别为8.07m和5.89m),属强潮海域;(2)剖面各层流速垂向差异明显,表层流速最大(A和B站月均流速分别为98.2cm/s和92.0cm/s),向底层逐渐减小(A和B站月均流速分别为62.6cm/s和55.5cm/s);表层流速受海况影响明显,两站各层最大流速均出现在涨潮时段涨急时刻(A和B站最大流速分别为234cm/s和229cm/s);(3)A和B站潮流均属往复流,受地形限制涨落潮主流向和深槽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表层流流向受风况影响显著,甚至出现单一流向;(4)A和B站余流流速从底层至表层递增,表层流速最大,流向分别为西南或偏西北与西北向,方向均为向岸型,有利于滩涂淤涨和水产养殖业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47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江苏淤长型淤泥质潮滩上潮沟的发育与演变[D]. 燕守广.南京师范大学. 2002
[12]  
Holocene regression and the tidal radial sand ridge system formation in the Jiangsu coastal zone, east China[J] . Cong Xian Li,Jia Qiang Zhang,Dai Du Fan,Bing Deng.Marine Geology . 2001 (1)
[13]  
Defant,A. Ebb and flow . 1958
[14]   江苏近海的环流动力研究进展 [J].
秦毅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 9 (12) :3389-3394
[15]   苏北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及其对环境动力的响应 [J].
程珺 ;
高抒 ;
汪亚平 ;
闵凤阳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 (01) :7-12
[16]   江苏辐射沙洲水道潮流调和分析 [J].
吴德安 ;
崔效松 ;
张忍顺 ;
童朝锋 .
海洋与湖沼, 2008, (02) :105-111
[17]   南黄海中西部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J].
张宪军 ;
蓝先洪 ;
赵广涛 ;
张志珣 .
海洋地质动态, 2007, (07) :8-13
[18]   人类活动对苏北潮滩发育的影响 [J].
吴小根 ;
王爱军 .
地理科学, 2005, (05) :104-110
[19]   江苏王港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特征及输运趋势 [J].
王爱军 ;
汪亚平 ;
杨旸 .
沉积学报, 2004, (01) :124-129
[20]   苏北岸外条子泥沙洲潮沟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J].
陈君 ;
冯卫兵 ;
张忍顺 .
地理科学, 2004, (01) :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