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冬小麦降水亏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9
作者
刘勤 [1 ,2 ]
梅旭荣 [1 ,2 ]
严昌荣 [1 ,2 ]
居煇 [1 ,3 ]
杨建莹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3] 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供应; 冬小麦; 降水亏缺; 华北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降水亏缺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该文基于华北地区1971—1980年和2001—2010年气象数据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研究了冬小麦生育期内降水亏缺变化特点,利用构建的敏感度分析模型探讨了降水亏缺量对主要气候要素的敏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华北中部地区全生育期内干旱加重,降水亏缺面积略有增加;播种—返青期内降水亏缺程度自江苏徐州—河南许昌一线往北都有所加剧,返青—拔节期内降水亏缺程度缓解,拔节—抽穗期内降水亏缺程度加重,仅在山西中部太原地区降水略有盈余,抽穗—成熟期内降水亏缺有所缓解;冬小麦拔节—抽穗期降水亏缺量对日照时数高度正向敏感站点最多,主要分布在河北北部地区和安徽省,其次是风速,对温度和降水的高度正向敏感站点最少。该文为制定灌溉定额,农业水资源管理和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643 / 66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水文水资源研究理论与实践.[M].[刘昌明著];.科学出版社.2004,
[2]  
中国农业水危机对策研究.[M].沈振荣;苏人琼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3]  
农业水管理学.[M].康绍忠;蔡焕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  
中国主要农作物气候资源图集.[M].崔读昌等编著;.气象出版社.1984,
[5]   1961-20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需水量的变化特征 [J].
李勇 ;
杨晓光 ;
叶清 ;
黄晚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175-183
[6]   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的变化特征 [J].
杨建莹 ;
梅旭荣 ;
刘勤 ;
严昌荣 ;
何文清 ;
刘恩科 ;
刘爽 .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 (06) :623-631
[7]   近48a华北区太阳辐射量时空格局的变化特征 [J].
杨建莹 ;
刘勤 ;
严昌荣 ;
梅旭荣 .
生态学报, 2011, 31 (10) :2748-2756
[8]   基于水土资源状况的中国粮食安全思考 [J].
杨贵羽 ;
汪林 ;
王浩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2) :1-5
[9]   中国北方气候暖干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J].
邓振镛 ;
王强 ;
张强 ;
倾继祖 ;
杨启国 ;
袁志鹏 ;
刘文婧 ;
徐金芳 .
生态学报, 2010, 30 (22) :6278-6288
[10]   东北地区参考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张淑杰 ;
张玉书 ;
隋东 ;
蔡福 ;
武晋雯 ;
纪瑞鹏 ;
陈鹏狮 ;
刘庆婺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0) :1750-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