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煤层顶板涌(突)水危险性预测评价的“三图-双预测法”

被引:106
作者
武强 [1 ,2 ]
许珂 [1 ]
张维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2] 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顶板水害; 薄隔水层; 导水裂隙带; 富水性; DRN边界;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5.1210
中图分类号
TD745 [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针对煤层直接顶板隔水层缺失或沉积较薄、且上覆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条件下的顶板水害评价预测,在"三图-双预测法"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分别从顶板冒裂程度和含水层富水性强度2个方面入手再次讨论了顶板含水层涌(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顶板冒裂程度以导水裂缝带扰动破坏上覆含水层距离作为评价指标;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则进一步提升,以富水性指数法为依托,一方面充分挖掘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数据中与含水层富水性相关的信息,包括渗透系数、砂岩厚度、冲洗液消耗量、岩芯采取率和脆塑性岩厚度比等,并将其作为主控地质因素,另一方面将数量有限的单位涌水量作为含水层富水性的实测指标对富水性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校正,解决了在水文地质勘查程度较低情况下含水层富水性合理准确评价与分区难题。在此基础上运用Visual Modflow的DRN边界子模块对天然状态下和采取防治水措施状态下工作面的涌水量进行了动态预测。最后以台格庙矿区为例,说明了特殊水文地质结构条件下煤层顶板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和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引用
收藏
页码:1341 / 13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在矿井顶板水患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J].
曹主军 .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5, 42 (02) :23-27
[2]   我国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问题和展望 [J].
武强 .
煤炭学报, 2014, 39 (05) :795-805
[3]   裂隙-管道介质泉流量衰减过程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J].
孙晨 ;
束龙仓 ;
鲁程鹏 ;
张春艳 .
水利学报, 2014, (01) :50-57+64
[4]   Visual Modflow预测矿井涌水量过程中边界条件问题探讨 [J].
郭小铭 ;
李博 ;
殷文渊 ;
简陈晨 ;
任孟莉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3, 40 (06) :104-107
[5]   综采条件下煤层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研究 [J].
尹尚先 ;
徐斌 ;
徐慧 ;
夏向学 .
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09) :138-142
[6]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 [J].
武强 ;
赵苏启 ;
孙文洁 ;
崔芳鹏 ;
吴晨 .
煤炭学报, 2013, 38 (06) :901-905
[7]   矿井水害类型划分及主要特征分析 [J].
武强 ;
崔芳鹏 ;
赵苏启 ;
刘守强 ;
曾一凡 ;
谷亚威 .
煤炭学报, 2013, 38 (04) :561-565
[8]   基于GIS的信息融合型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富水性指数法 [J].
武强 ;
樊振丽 ;
刘守强 ;
张耀文 ;
孙文洁 .
煤炭学报, 2011, 36 (07) :1124-1128
[9]   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及开发潜力 [J].
陈守建 ;
王永 ;
伍跃中 ;
王战 ;
张维吉 .
西北地质, 2006, (04) :40-56
[10]   评价煤层顶板涌(突)水条件的“三图-双预测法” [J].
武强 ;
黄晓玲 ;
董东林 ;
殷作如 ;
李建民 ;
洪益清 ;
张厚军 .
煤炭学报, 2000, (01) :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