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及开发潜力

被引:30
作者
陈守建 [1 ]
王永 [2 ]
伍跃中 [1 ]
王战 [3 ]
张维吉 [4 ]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中煤航测遥感局
[3] 西北大学
[4] 长安大学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煤炭资源; 煤储量; 煤产量; 资源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西北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资源预测总量的76.46%。含煤盆地主要有鄂尔多斯、准噶尔、吐哈、塔北等。其中,鄂尔多斯煤盆地是具有稳定克拉通基底,沉积了石炭一二叠纪华北型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和三叠一侏罗纪内陆河流一湖泊型陆相含煤地层的双纪巨型含煤盆地;准噶尔煤盆地、吐哈煤盆地、塔北煤盆地是具有稳定陆块基底的侏罗纪内陆湖泊含煤盆地;伊犁煤盆地、尤尔都斯煤盆地、焉誉煤盆地和库米什煤盆地是具有天山华力西期摺皱带基底的山间断陷(坳陷)型含煤盆地;走廊煤盆地群是具有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基底的山间断陷(坳陷)型含煤盆地.阿拉善地块、柴达木地块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亦具备成煤的古地理条件,目前已在柴达木地块北缘和阿拉善地块南缘发现了小型煤盆地群。地块主体为沙漠覆盖,勘探程度低,可作为西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后备潜力区块。 据国家煤炭工业局1998年统计,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4035.35X10~8t,其中生产井和在建井保有储量为752.24X10~8t。尚未利用的精查储量为187.69X10~8 t,可供进一步勘探的详查储量为510. 51 X 108 t >普查和找煤储量为2550.91X108t,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我国2002年煤炭消费达到13.69XlO8t. 2003年17.36X10~8t, 2004年达19X10~8t,而西北地区煤产量在全国所占比例甚小,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对2004年1月统计,全国煤矿合计原煤产量为11170.75X10~4t,其中西北地区为1585.17X10~4t(内蒙古按全区产量的2/3计算),只占14.19%,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天山石炭—二叠纪大火成岩省裂谷火山作用与地幔柱 [J].
夏林圻 ;
李向民 ;
夏祖春 ;
徐学义 ;
马中平 ;
王立社 .
西北地质, 2006, (01) :1-49
[2]   内蒙古东胜砂岩型铀矿后生成矿与油气关系 [J].
窦继忠 ;
张复新 ;
贾恒 .
西北地质, 2005, (04) :65-71
[3]   多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和富集规律的研究——能源领域研究的新趋势 [J].
杨建业 .
中国煤田地质, 2004, (05) :5-8
[4]   陕西省成矿区(带)的划分 [J].
宋小文 ;
侯满堂 ;
陈如意 .
西北地质, 2004, (03) :29-42
[5]   昆仑—秦岭造山系的几个问题 [J].
任纪舜 .
西北地质, 2004, (01) :1-5
[6]   中国煤炭资源保障程度与合理开发利用 [J].
张世奎 .
中国煤田地质, 2004, (01) :4-6+17
[7]   中、新生代柴达木北缘的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 [J].
高先志 ;
陈发景 ;
马达德 ;
汪立群 ;
刘震 .
西北地质, 2003, (04) :16-24
[8]   中国的煤炭资源及其对优化能源结构的基础性作用 [J].
倪斌 .
中国煤田地质, 2003, (06) :8-11
[9]   陕北神木地区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特征 [J].
王洪亮 ;
雷泓宴 ;
张清盛 .
西北地质, 2003, (03) :85-91
[10]   潮水盆地东部地质条件及找煤前景 [J].
马贺平 ;
王永 ;
李训华 .
中国煤田地质, 2002, (01)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