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防冲机理及技术研究

被引:50
作者
沈荣喜 [1 ,2 ]
王恩元 [1 ,2 ]
刘贞堂 [1 ,2 ]
李忠辉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下保护层; 冲击地压; 巷道布置;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1.s1.023
中图分类号
TD324.2 [];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针对七台河矿区某矿煤层群的地质赋存特点,研究了近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防治冲击地压的机理和技术。利用FLAC3D软件,分析比较了下保护层开采和非保护层开采的工作面围岩应力应变及塑性范围的分布规律及其差异,揭示了近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的防冲机理,并讨论了下保护工作面的合理布置。结果表明近距离下保护层开采能取得较好的防冲效果,近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防冲的机理是:下保护层开采降低了被保护工作面的应力峰值,使应力峰值位置向煤体深部转移;增大了被保护工作面围岩的位移,有利于释放冲击弹性能;被保护工作面的围岩预先产生塑性变形,在掘进、回采中不易再次发生塑性破坏。当被保护工作面布置合理时,能取得防冲和留巷的双重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冲击地压电磁辐射连续监测预警软件系统 [J].
王恩元 ;
刘晓斐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 (01) :17-20
[2]   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煤岩体变形特征 [J].
马占国 ;
涂敏 ;
马继刚 ;
张勃阳 ;
韩猛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8, (03) :253-257
[3]   区域性防治瓦斯突出措施——解放层的分类、作用原理及应用 [J].
邵景忠 .
煤炭技术, 2008, (06) :91-92
[4]   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层变形特性数值模拟 [J].
石必明 ;
刘泽功 .
煤炭学报, 2008, (01) :17-22
[5]   煤矿冲击矿压的分级预测研究 [J].
窦林名 ;
何学秋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06) :717-722
[6]   开采解放层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断裂力学分析 [J].
谢世勇 ;
赵伏军 ;
陈才贤 .
煤炭科学技术, 2007, (04) :22-25+28
[7]   矿井煤岩动力灾害电磁辐射预警技术 [J].
何学秋 ;
聂百胜 ;
王恩元 ;
窦林名 ;
刘明举 ;
刘贞堂 .
煤炭学报, 2007, (01) :56-59
[8]   微震监测揭示的C型采场空间结构及应力场 [J].
成云海 ;
姜福兴 ;
张兴民 ;
毛仲玉 ;
冀贞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1) :102-107
[9]   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的实践 [J].
曹承平 .
煤炭科学技术, 2006, (04) :33-35
[10]   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及涌出规律研究 [J].
程远平 ;
周德永 ;
俞启香 ;
周红星 ;
王海锋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1)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