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以三峡工程为例

被引:25
作者
肖建红
王敏
于庆东
刘娟
机构
[1] 青岛大学商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生态供给足迹; 生态需求足迹; 生态补偿标准; 评价模型; 大型水电工程; 三峡工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TV63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81504 ;
摘要
生态足迹作为重要的生态环境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可持续性分析中,但在生态补偿领域应用的较少。运用生态足迹思想,构建了6类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模型,以此为基础,确立了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并进行了三峡工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工程建设6项正面影响的生态供给足迹为949.96×104hm2/a,换算成总经济价值为619.18×108元/a;三峡工程建设9项负面影响的生态需求足迹为188.98×104hm2/a,换算成总经济损失为123.18×108元/a。(2)发电产品、调蓄洪水和发电环境效益是三峡工程的主要正面影响,三者经济价值占总经济价值的95.06%;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是三峡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两者经济损失占总经济损失的85.56%。(3)三峡工程建设的生态补偿标准为123.18×108元/a,水电开发业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两者承担了95.06%的生态补偿标准额度;河流生态系统和移民是主要的生态补偿对象,两者获得了91.39%的生态补偿额度。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构建的模型在三峡工程案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2726 / 274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基于能值分析的永定河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标准 [J].
付意成 ;
高婷 ;
闫丽娟 ;
张爱静 ;
阮本清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1) :209-217
[2]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伊春林管局为例 [J].
李炜 ;
王玉芳 ;
刘晓光 .
林业经济问题, 2012, 32 (05) :427-432
[3]   基于WTP和WTA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辽河为例 [J].
徐大伟 ;
常亮 ;
侯铁珊 ;
赵云峰 .
资源科学, 2012, 34 (07) :1354-1361
[4]   基于生态足迹思想的皂市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J].
肖建红 ;
陈绍金 ;
于庆东 ;
陈东景 ;
刘华平 .
生态学报, 2011, 31 (22) :6696-6707
[5]   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模型研究 [J].
吴文洁 ;
常志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5) :26-30
[6]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意愿的实证研究 [J].
巩芳 ;
王芳 ;
长青 ;
刘鑫 .
经济地理, 2011, 31 (01) :144-148
[7]   基于环境风险的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J].
张继伟 ;
杨志峰 ;
汤军健 ;
陈楚汉 .
海洋环境科学, 2010, 29 (05) :751-757
[8]   基于“地理要素禀赋当量”的社会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J].
张伟 ;
张宏业 ;
张义丰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53-1265
[9]   水泥生产过程CO2减排潜力分析 [J].
崔素萍 ;
刘伟 .
中国水泥, 2008, (04) :57-59
[10]   温室气体和钢铁工业减排措施 [J].
张春霞 ;
胡长庆 ;
严定鎏 ;
齐渊洪 ;
陈丽云 ;
张旭孝 .
中国冶金, 2007, (01)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