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在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不同种群细胞中的分布及化学形态

被引:18
作者
秦建桥 [1 ,2 ]
夏北成 [1 ]
赵鹏 [1 ]
郑晓茶 [1 ]
赵华荣 [1 ]
林小方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镉; 五节芒;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3.003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营养液培养,以种子分别来自粤北大宝山矿区和惠州博罗非矿区的2个五节芒种群为试验材料,并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比较研究了Cd在2个种群根、茎和叶片中的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五节芒2种群各部位的Cd主要富集在细胞壁和以液泡为主的可溶组分,在叶绿体、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的分布较少;2种群根、茎、叶的亚细胞各组分Cd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均为:细胞壁组分(F1),可溶组分(F4),细胞核和叶绿体组分(F2),线粒体组分(F3)。Cd在五节芒矿区种群根、茎、叶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矿区种群。提高Cd处理质量浓度,对于非矿区种群,Cd在细胞壁(F1)和可溶组分(F4)的分配比例下降,在细胞核和叶绿体组分(F2)与线粒体组分(F3)的分配比例上升;而对于矿区种群,Cd在细胞壁(F1)的分配比例上升,在可溶组分(F4)、细胞核和叶绿体组分(F2)与线粒体组分(F3)的分配比例下降,细胞壁对Cd的固持作用增强。五节芒2种群根中Cd的化学形态存在着明显差异:低Cd(5mg·L-1)处理下,矿区种群根中的Cd以水提取态、氯化钠提取态和醋酸提取态为主,各占36.41%、28.15%和17.04%,其它形态所占比例较少;而非矿区种群根中的Cd以氯化钠提取态、水提取态和醋酸提取态所占比例较大,各占31.58%、23.15%和20.85%。提高Cd处理质量浓度,矿区种群根中的氯化钠提取态为优势形态,所占比例提高到41.29%,水提取态所占比例也提高到38.25%,其他提取态所占比例均有不同幅度下降;而非矿区种群根中氯化钠提取态Cd含量比例下降到21.45%,各化学形态的在分配比例上表现为平均化趋势。因此,细胞壁固持、可溶组分的液泡区隔化和向活性较弱的结合形态转移可能是五节芒矿区种群耐Cd的主要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17 / 8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蜈蚣草的超微结构和砷、钙的亚细胞分布 [J].
廖晓勇 ;
谢华 ;
陈同斌 ;
肖细元 ;
阎秀兰 ;
翟丽梅 ;
武斌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2) :305-312
[2]   广西大新县锰矿区植物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研究 [J].
任立民 ;
刘鹏 ;
郑启恩 ;
张新成 ;
程正新 .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 (03) :5-8
[3]   铅锌矿区土壤和植物重金属污染调查分析 [J].
孙健 ;
铁柏清 ;
秦普丰 ;
青山勋 ;
罗荣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 (02) :63-67
[4]   金属矿区芒草种群对重金属的积累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J].
李勤奋 ;
杜卫兵 ;
李志安 ;
王峥峰 ;
彭少麟 .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255-258+264
[5]   重金属镉锌铜在蔬菜体内的形态分布研究 [J].
王学锋 ;
杨艳琴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01) :34-35+60
[6]   镉在黑藻叶细胞中的亚显微定位分布及毒害效应分析 [J].
徐勤松 ;
施国新 ;
周耀明 ;
吴国荣 ;
王学 .
实验生物学报, 2004, (06) :461-468
[7]   铜在鸭跖草细胞内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 [J].
廖斌 ;
邓冬梅 ;
杨兵 ;
束文圣 ;
蓝崇钰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72-75+80
[8]   重金属污染下曼陀罗种群分化的RAPD分析 [J].
文传浩 ;
段昌群 ;
常学秀 ;
王宏镔 ;
王焕校 .
生态学报, 2001, (08) :1239-1245
[9]   大冶铜绿山矿区海州香薷(Elsholtzia hai-chowensis)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J].
柯文山 ;
席红安 ;
杨毅 ;
王万贤 ;
陈世俭 .
生态学报, 2001, (06) :907-912
[10]   镉对植物的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张金彪 ;
黄维南 .
生态学报, 2000, (03) :51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