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句式的原型研究

被引:92
作者
熊学亮
王志军
机构
[1] 复旦大学外文系
[2] 复旦大学外文系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认知; 被动句; 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
D O I
10.13978/j.cnki.wyyj.2002.01.005
中图分类号
H314 [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Croft从动词的认知意义出发 ,运用事件ICM (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 )理论考察语态 ,得出“无施事件被动句符合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 ,故是被动态的原型”的结论。而我们用ICM方式对英汉语被动句进行比较研究 ,得出的是“[Subject +be +V en]句式是英语被动句的原型 ;[非人称性受事主语 +V]及 [人称性受事主语+被 +V]句式是汉语被动句的原型”的结论。我们认为 ,汉英被动句原型及非原型的切分有相似之处 ,说明英汉被动句的认知语义结构基本相同 ,相异处则表明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概念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张敏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李大忠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3]  
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M].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4]  
汉英对比论文集.[M].王还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5]  
汉语比较变换语法.[M].李临定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1997, (04) :242-250
[7]   从语义级差看现代汉语“被”字的使用 [J].
王静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 (02) :96-111
[8]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 [J].
戴浩一 ;
叶蜚声 .
国外语言学, 1990, (04) :21-27
[9]  
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J].王还;.中国语文.198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