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内外的生态功能差异

被引:16
作者
白雪 [1 ]
马克明 [1 ]
杨柳 [2 ]
张洁瑜 [1 ]
张小雷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湿地生态功能; 自然保护区; 水文敏感区; 管理强度; 保护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湿地保护区是一类特殊的陆地保护区,其保护效果不仅取决于内部的管理强度,还受到其周边地区水文状况的强烈影响,因此保护区内外生态功能的差异程度是评价其保护效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根据三江平原建三江管局2004年Landsat-TM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图以及2002年1∶50000数字高程(DEM)数据,利用基于Arcview3.2软件的SWAT水文模型获得各湿地保护区的汇水区作为其水文敏感区。在此基础上,利用专家咨询和有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结果,计算出各湿地保护区及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指数。结果表明,国家级保护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普遍优于地方级保护区,而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则并不一定优于地方级保护区的水文敏感区。通过对各保护区及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指数相对值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可知,位于浓江-别拉洪河流域且毗邻的几个保护区的湿地生态功能相对状况较为接近,地方级保护区与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指数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这充分说明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强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保护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20 / 6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功能区保育与湿地补偿研究 [J].
朱宝光 ;
董树斌 ;
朱丽萍 ;
李冰 ;
孙少杰 .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 (03) :25-28
[2]   中国湿地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武海涛 ;
吕宪国 .
世界林业研究, 2005, (04) :49-53
[3]   湿地功能评价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J].
袁军 ;
吕宪国 .
林业科学, 2005, (04) :1-6
[4]   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研究 [J].
杨梅岩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02) :59-60
[5]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多样性及其50年变化研究 [J].
刘红玉 ;
吕宪国 ;
张世奎 .
生态学报, 2004, (07) :1472-1479
[6]   湿地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J].
袁军 ;
吕宪国 .
湿地科学, 2004, (02) :153-160
[7]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J].
李颖 ;
张养贞 ;
张树文 .
地理科学, 2002, (06) :677-682
[8]   湿地评价研究概述 [J].
崔丽娟 ;
张明祥 .
世界林业研究, 2002, (06) :46-53
[9]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Ⅰ.理论 [J].
崔保山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2, (07) :1005-1011
[10]   中国湿地保护区管理模式及评价 [J].
李彧挥 ;
张合平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2, (02)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