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鄂尔多斯盆地吴旗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31
作者:
肖玲
[1
]
田景春
[1
]
魏钦廉
[1
]
张春生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孔隙;
喉道;
孔隙结构;
沉积微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孔隙结构研究是油藏精细描述、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吴旗地区长6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吴旗地区长6储层具有高孔低渗的特征,储层以原生剩余粒间孔为主,长石、岩屑及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中孔和小孔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细喉和中喉则是长6的基本渗流通道.铸体薄片、孔喉图像分析表明,吴旗长6储层具有复杂的孔喉分布特征,不同微相孔喉分布及孔隙结构特征是造成油井产能差异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4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