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绿色转型中生态承载力动态评价与适应性管理对策

被引:5
作者
王耕
董瑞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承载力; 绿色转型; 可持续发展; 太原市;
D O 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80425.001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根据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特点,从生态弹性力、支持力、压力、人类潜力4个层面,构建复合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及相关指标体系,对太原市2006—2015年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太原市生态承载力指数由0.35提高到0.63,2012年后逐渐进入较高承载力水平,生态承载力指数的后续上升速度变缓。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少、空气质量下降、科研和环保投入降低等,仍然是制约太原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运用复合系统适应性理论,指出太原市在绿色转型中的不确定性,并提出适应性管理对策与建议,为太原市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提供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1957—2015年山西省春季气候变化时空演变特征 [J].
孔锋 ;
王一飞 ;
方建 ;
林霖 ;
吕丽莉 .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 (18) :151-153+190
[2]   六盘水市城市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 [J].
陈迎 ;
赵宁 ;
秦趣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 29 (03) :1-7
[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四川省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为例 [J].
杨雪 .
资源与产业, 2016, 18 (05) :1-6
[4]   以绿色发展助推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太原市为例 [J].
齐伟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 41 (05) :158-161
[5]   基于承载力动态变化的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以鄂尔多斯乌审旗为例 [J].
王祺 ;
蒙吉军 ;
齐杨 ;
彭福利 ;
毛熙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5, (04) :154-159
[6]   典型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以唐山市为例 [J].
金悦 ;
陆兆华 ;
檀菲菲 ;
张萌 ;
张红玉 .
生态学报, 2015, 35 (14) :4852-4859
[7]   城市生态系统灵敏度模型评述 [J].
姚亮 ;
王如松 ;
尹科 ;
韩宝龙 .
生态学报, 2014, 34 (01) :23-32
[8]   生态承载力研究和应用进展 [J].
向芸芸 ;
蒙吉军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11) :2958-2965
[9]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J].
王如松 ;
欧阳志云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27 (03) :337-345+403
[10]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J].
顾康康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2) :38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