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79
作者
顾康康
机构
[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评价方法; 可持续发展; 研究展望;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2.032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承载力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判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分析手段,对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与完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进行了总结,并深入探讨了不同学者对于生态承载力概念达成的共识及存在的分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承载力概念的内涵。依据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思路,将国内外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分为3类,第1类是指标体系评价法,第2类是以能量、物质流为基础的产品周期评价,第3类是综合性评价。上述评价方法在处理复杂系统问题上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采用互补的方式对方法进行集成,加强综合集成的方法在生态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最后,结合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生态承载力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生态承载力中主动因子与被动因子、生态承载力预测及其与区域规划的结合、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生态承载力方法改进等亟待开展的研究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初步研究——以江苏省吴江市为例 [J].
孟爱云 ;
濮励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5) :768-774
[2]   东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J].
朱泽生 ;
孙玲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5) :878-882
[3]   多产品工业系统的能值分析 [J].
冯霄 ;
闵淑玲 ;
代玉利 ;
刘永忠 .
过程工程学报, 2005, (03) :317-321
[4]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 [J].
杨志峰 ;
隋欣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5) :586-594
[5]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J].
王宁 ;
刘平 ;
黄锡欢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6) :278-281+385
[6]   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 [J].
王宗明 ;
张柏 ;
何艳芬 ;
宋开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2) :5-10
[7]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王忠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76-782
[8]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 [J].
张志强 ;
程国栋 ;
徐中民 .
冰川冻土, 2002, (04) :344-360
[9]   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 [J].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2002, (04) :361-367
[10]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 [J].
姚治君 ;
王建华 ;
江东 ;
陈传友 .
水科学进展, 2002, (01) :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