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堤岛旱柳光合效率的土壤水分临界效应及其阈值分级

被引:26
作者
夏江宝 [1 ]
张淑勇 [2 ]
赵自国 [1 ]
赵艳云 [1 ]
高源 [1 ]
谷广义 [1 ]
孙景宽 [1 ]
机构
[1]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气体交换参数; 光响应参数; 贝壳砂;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黄河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阐明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旱柳(Salix matsudana)叶片光合效率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机制,明确其水分阈值效应,以二年生旱柳为材料,采用人工给水与自然耗水相结合获取系列水分梯度的方法,测定分析贝壳砂生境下旱柳叶片光合效率参数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及其生产力分级。结果表明:旱柳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光合光响应参数具有明显的水分临界效应。(1)Pn、Tr、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均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先升高后下降,但各指标水分临界值表现不同步,其中Pn水分气孔限制转折点和水分补偿点分别出现在相对含水量(Wr)为42.9%和14.4%时;Pn和Tr的水分饱和点为73.1%和68.9%,WUE水分高效点为80.1%;(2)水分胁迫下旱柳叶片具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可通过减弱对光的利用来适应水分逆境。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但光补偿点(LCP)相反。Pn、AQY、LSP、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均表现为渍水胁迫明显高于干旱胁迫。Wr为69.1%时,LCP达到较低值(18.6μmol·m–2·s–1),AQY最高(0.05),利用弱光能力较强。Wr为80.9%时,LSP达到最高(1 775μmol·m–2·s–1),光照生态幅最宽,光能利用效率最高,水分对光强的补偿效应显著;(3)采用临界值分类法确定出贝壳砂生境下旱柳光合效率的5级水分阈值,73.1% 更多 还原 AbstractFilter('ChDivSummary', 'ChDivSummaryMore', 'ChDivSummaryReset');
引用
收藏
页码:851 / 8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辽东楤木光合和蒸腾作用对光照和土壤水分的响应过程 [J].
陈建 ;
张光灿 ;
张淑勇 ;
王梦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6) :1185-1190
[2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小叶扶芳藤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 [J].
张淑勇 ;
周泽福 ;
夏江宝 ;
张光灿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12) :2514-2521
[2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紫藤叶片生理参数的光响应 [J].
夏江宝 ;
张光灿 ;
刘刚 ;
韩炜 ;
陈建 ;
刘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1)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