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科学的社会文化轨迹

被引:18
作者
任定成
机构
[1]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科学,社会文化,中国近现化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把1582年至今中国近现代科学的社会文化轨迹划分为初步认同、表层吸纳、文化表达、体制固化、学术自主、全面整合六个阶段,指出了这六个阶段的不同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方智慧的西方呼应──帕拉塞尔苏斯运动 [J].
刘鹤玲 .
思维与智慧, 1995, (06) :7-8
[2]   帕拉塞尔苏斯:新科学运动的领袖与怪杰 [J].
周雁翎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1, (05) :69-79
[3]   “中体西用”与中国科学近代化 [J].
刁培德 .
科学学研究, 1985, (03) :37-41
[4]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M].董光璧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5]  
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M].樊洪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6]  
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M].李克特 著;顾昕等 译.三联书店.1989,
[7]  
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M].(美)郭颍颐著;雷 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8]  
科学·哲学·社会.[M].龚育之 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