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毛竹林枯落物层持水功能研究

被引:26
作者
张昌顺 [1 ]
范少辉 [2 ]
谢高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关键词
毛竹; 枯落物; 持水量; 吸水速率; 有效拦蓄;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10.02.012
中图分类号
S795.7 [刚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典型毛竹林(杉竹混交林、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林下枯落物储量、持水特性及其对降雨的拦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林分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差异较大,但均以半分解层最高,分解层次之,未分解层最小;杉木纯林枯落物总储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均最高,分别为14.6 t.hm-2、2.668 mm和1.43mm,竹阔混交林次之,分别为7.0 t.hm-2、1.298 mm和0.76 mm,毛竹纯林最低,分别仅为4.7 t.hm-2、0.916 mm和0.58 mm。(2)5种林分各层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S=kln(t)+p,在0~2 h内,枯落物持水量迅速增加,此后增加速度逐渐减缓;其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V=at-1+b,在0~1 h内,枯落物吸水速率迅速下降,2 h后下降速度逐渐减缓。(3)竹阔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虽小于杉木纯林但在竹林中最强,对此,在竹林改造和竹林经营过程中应加以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
    肖复明
    范少辉
    汪思龙
    熊彩云
    张池
    刘素萍
    张剑
    [J]. 生态学报, 2007, (07) : 2794 - 2801
  • [2]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龚伟
    胡庭兴
    王景燕
    宫渊波
    冉华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 51 - 55
  • [3]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枯落物分解及其营养动态
    杨继松
    刘景双
    于君宝
    王金达
    李新华
    孙志高
    [J]. 生态学报, 2006, (05) : 1297 - 1302
  • [4] 土壤动物主要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武海涛
    吕宪国
    杨青
    姜明
    [J]. 土壤学报, 2006, (02) : 314 - 323
  • [5] 桉树林分枯落物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刘月廉
    吕庆芳
    潘颂民
    袁红旭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 75 - 78
  • [6] 川西亚高山桦木林的林地水文效应
    张远东
    刘世荣
    马姜明
    史作民
    刘兴良
    [J]. 生态学报, 2005, (11) : 147 - 154
  • [7] 毛竹林等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水文特性的研究
    高志勤
    傅懋毅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03) : 274 - 279
  • [8] 长白山暗针叶林苔藓枯落物层的降雨截留过程
    叶吉
    郝占庆
    姜萍
    [J]. 生态学报, 2004, (12) : 2859 - 2862
  • [9] 重庆缙云山几种典型植被枯落物水文特性研究
    王云琦
    王玉杰
    张洪江
    夏一平
    肖江伟
    吴云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3) : 41 - 44
  • [10] 贡嘎山冷杉纯林枯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
    张洪江
    程金花
    余新晓
    张东升
    赵玉涛
    [J]. 林业科学, 2003, (05) : 147 -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