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
被引:100
作者
:
陈志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
陈志斌
机构
:
[1]
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
来源
:
会计研究
|
2007年
/ 01期
关键词
:
信息化;
生态环境;
内部控制;
框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
1201 ;
摘要
:
本文在对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处于信息化生态环境中的企业应针对经营管理中面临的诸如信息系统规划建设中的治理风险、软件中内控机制漏洞风险、系统运转中的不稳定性风险、操作中的人为风险等许多新的风险,及时引进和建设与此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借鉴诸如CO-BIT、ITIL、ISO/IEC17799、PRINCE2、eSAC等先进的内控框架构建信息系统环境中的有效内控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92 +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会计信息属性与政府会计监管
刘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刘国强
[J].
会计研究,
2006,
(07)
: 3
-
8+93
[2]
现代企业战略现金流管理的三维均衡
陈志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陈志斌
[J].
管理世界,
2006,
(03)
: 144
-
145
[3]
内控规范的嵌入与超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志斌
[J].
会计研究,
2005,
(11)
: 56
-
60+97
[4]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雄胜
[J].
会计研究,
2005,
(07)
: 49
-
54+97
[5]
企业内部控制战略目标:构建与自然资本的和谐机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志斌
[J].
江海学刊,
2005,
(01)
: 69
-
74
[6]
问责机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志斌
[J].
会计研究,
2004,
(07)
: 50
-
54
[7]
“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孟本
[J].
生态学报,
2003,
(09)
: 1910
-
1914
[8]
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
刘明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刘明辉
张宜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张宜霞
[J].
会计研究,
2002,
(08)
: 54
-
56
[9]
内部控制发展问题研究[D]. 杨雄胜.东北财经大学. 2005
←
1
→
共 9 条
[1]
论会计信息属性与政府会计监管
刘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刘国强
[J].
会计研究,
2006,
(07)
: 3
-
8+93
[2]
现代企业战略现金流管理的三维均衡
陈志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陈志斌
[J].
管理世界,
2006,
(03)
: 144
-
145
[3]
内控规范的嵌入与超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志斌
[J].
会计研究,
2005,
(11)
: 56
-
60+97
[4]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雄胜
[J].
会计研究,
2005,
(07)
: 49
-
54+97
[5]
企业内部控制战略目标:构建与自然资本的和谐机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志斌
[J].
江海学刊,
2005,
(01)
: 69
-
74
[6]
问责机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志斌
[J].
会计研究,
2004,
(07)
: 50
-
54
[7]
“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孟本
[J].
生态学报,
2003,
(09)
: 1910
-
1914
[8]
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
刘明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刘明辉
张宜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张宜霞
[J].
会计研究,
2002,
(08)
: 54
-
56
[9]
内部控制发展问题研究[D]. 杨雄胜.东北财经大学. 200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