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上访的分类治理研究

被引:88
作者
陈柏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上访; 分类治理; 无理上访; 商谈型上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8 [信访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面对日渐高涨的上访潮,信访工作制度不断强化上访人的权利和接访人的职责。从调研来看,相关制度建设并没有给基层政府提供有效的治理措施,基层政府也未能摸索出合法的治理措施,而是陷入非法运作的边缘。当前的信访困局在于信访渠道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淤塞,面对成千上万的上访者,政府未能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对上访者的问题进行性质区分。分类治理可能是疏通信访渠道的有效途径。根据这一思路,目前的上访可以分为有理上访、无理上访、商谈型上访三大类及若干具体小类。若能建立正确的分类原则,找到合理的治理方法,并建立必要的配套措施,信访渠道完全可以疏通,成为社会利益重要的表达渠道和商谈空间,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信访制度因此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最高法院访民的心态与表达 [J].
侯猛 .
中外法学, 2011, 23 (03) :648-659
[3]   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 [J].
田先红 .
开放时代, 2010, (06) :24-38
[4]   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 [J].
申端锋 .
开放时代, 2010, (06) :5-23
[7]   地方性共识与农地承包的法律实践 [J].
陈柏峰 .
中外法学, 2008, (02) :295-308
[8]   北方村庄的派性政治与日常生活 [J].
陈柏峰 .
开发研究, 2008, (01) :86-90
[9]   “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 [J].
应星 .
开放时代, 2007, (06) :106-120
[10]   “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皖北李圩村调查 [J].
陈柏峰 .
开放时代, 2007, (06) :1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