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

被引:558
作者
邹才能 [1 ]
杨智 [1 ]
崔景伟 [1 ]
朱如凯 [1 ]
侯连华 [1 ]
陶士振 [1 ]
袁选俊 [1 ]
吴松涛 [1 ]
林森虎 [1 ]
王岚 [1 ]
白斌 [1 ]
姚泾利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页岩油; 页岩气; 页岩系统油气; 纳米级孔喉; 非常规油气; 常规-非常规“有序聚集”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页岩油是储存于富有机质、纳米级孔径为主页岩地层中的成熟石油,是常规-非常规"有序聚集"体系的重要类型之一,对中国陆相页岩油形成的沉积环境、储集空间、地球化学特征和聚集机制等基本石油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不同岩性组合共生沉积;发育纹层结构,微米—纳米级孔喉和微裂缝是主要储集空间;有利页岩以Ⅰ型和ⅡA型干酪根为主、Ro值为0.7%~2.0%、TOC值大于2.0%、有效厚度大于10 m;揭示了页岩孔隙演化和页岩油滞留聚集模式,储集空间、脆性指数、黏度、压力、滞留量等是页岩油"核心区"评价的关键。中国陆相页岩油在湖盆中心连续聚集,初步预测可采页岩油资源量约30×108~60×108t,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天然裂缝"、注粗颗粒"人造储集层"等可能是页岩油工业化发展的核心技术,提出加快页岩油"分布区"研究、加强"核心区"评选、加大"试验区"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思路。借鉴北美海相页岩气突破成功经验,陆相页岩油工业化有望在中国首先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石化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进展 [J].
马永生 ;
冯建辉 ;
牟泽辉 ;
赵培荣 ;
包书景 ;
王烽 .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 (06) :22-30
[2]   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 [J].
贾承造 ;
邹才能 ;
李建忠 ;
李登华 ;
郑民 .
石油学报, 2012, 33 (03) :343-350
[3]  
湖相地层剖面中有机碳总量旋回及其层序地层意义[J]. 史士龙,吴明荣,曲志鹏.油气地球物理. 2012 (02)
[4]   中国非常规泥页岩油气藏特征及勘探前景展望 [J].
康玉柱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4) :1-5+117
[5]   页岩油气资源分级评价标准探讨 [J].
卢双舫 ;
黄文彪 ;
陈方文 ;
李吉君 ;
王民 ;
薛海涛 ;
王伟明 ;
蔡希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2) :249-256
[6]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 [J].
贾承造 ;
郑民 ;
张永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2) :129-136
[7]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 [J].
邹才能 ;
朱如凯 ;
吴松涛 ;
杨智 ;
陶士振 ;
袁选俊 ;
侯连华 ;
杨华 ;
徐春春 ;
李登华 ;
白斌 ;
王岚 .
石油学报, 2012, 33 (02) :173-187
[8]   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 [J].
黄金亮 ;
邹才能 ;
李建忠 ;
董大忠 ;
王社教 ;
王世谦 ;
程克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69-75
[9]   纳米油气与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 [J].
邹才能 ;
杨智 ;
陶士振 ;
李伟 ;
吴松涛 ;
侯连华 ;
朱如凯 ;
袁选俊 ;
王岚 ;
高晓辉 ;
贾进华 ;
郭秋麟 ;
白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13-26
[10]   滇黔北坳陷威信凹陷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与有利区优选 [J].
梁兴 ;
叶熙 ;
张介辉 ;
舒红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6) :69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