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滩海地区构造和沉积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带

被引:13
作者
赵贤正
郑良合
李廷辉
范哲清
胡永军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中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滩海区; 构造特征; 沉积特征; 有利区带;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4.03.021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海湾滩海区面积约 170 0 0 km2 ,是一个勘探潜力较大的区域。该区受两组深大断裂控制 ,在沿海岸线存在一条构造转换带 ,现已证实 ,转换带及其两侧为油气富集带。在大港—冀东滩海区 ,其东西向结构主要受转换带控制 ,沉积特征主要受燕山褶皱带、埕宁隆起和沧县隆起的物源控制。本文在综合考虑该区的构造格局、沉积特征和石油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大港—冀东滩海区二级构造带进行了整体评价 ,优选出埕北断阶带等 3个有利勘探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48 / 353+248 +248-3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渤海湾盆地资源潜力和进一步勘探方向的探讨 [J].
翟光明 ;
何文渊 .
石油学报, 2002, (01) :1-5+7
[2]   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王国纯 .
石油学报, 2001, (02) :1-7+119
[3]   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J].
林玉祥 ;
王玉满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 (06) :41-45
[4]   渤海湾盆地构造成因观点剖析 [J].
吴兴宁 ;
周建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0, (01) :98-107
[5]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走滑构造与油气聚集 [J].
池英柳 ;
赵文智 .
石油学报, 2000, (02) :1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