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方法的研究述评

被引:6
作者
郑晓云
徐卫彬
机构
[1]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测算方法; 述评;
D O I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10.06.021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对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各种方法的测算基础、测算思路及其特征,笔者将其分为六类:简单计算法、国际比较法、生产函数法、总量分解法、两部门(地区)法和其他方法(统计指标比对法、数理与计量经济模型法、综合法)等。在对各类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及评价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应当根据其特点,综合使用各类方法从不同角度测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另外,笔者还认为国家统计部门应当适当考虑学术界的研究需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年龄、教育等结构问题应当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81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31]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之研究 [J].
托马斯·罗斯基 ;
罗伯特·米德 .
中国农村观察, 1997, (04) :30-41
[32]   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 [J].
刘建进 .
中国农村经济, 1997, (06) :15-22
[33]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 [J].
胡鞍钢 .
管理世界, 1997, (03) :37-55
[34]   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 [J].
王诚 .
经济研究, 1996, (05) :38-46
[35]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 [J].
宋林飞 .
社会学研究, 1996, (02) :105-117
[36]   农业劳动力合理数量的估算 [J].
章铮 .
中国农村经济, 1995, (10) :50-53
[37]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 [J].
钟甫宁 .
农业经济问题, 1995, (09) :18-19
[38]   农村剩余劳动力预测方法 [J].
赵世民 ;
郭万山 ;
李福龙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1) :71-73
[39]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界定 [J].
李晓峰 .
河南财经学院学报, 1994, (02) :75-79+19
[40]   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及其方法——兼与管荣开同志探讨 [J].
刘正鹏 .
农业技术经济, 1987, (01)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