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酚酸酯及地塞米松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刘浩
刘志红
黄海东
陈朝红
李颖健
黎磊石
机构
[1] 南京大学医学院
[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发生; 霉酚酸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 :研究霉酚酸酯 ,地塞米松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这两种免疫抑制剂抗炎作用的机制。  方法 :以脐静脉来源的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 ,通过建立体外内皮细胞血管发生 (angiogenesis)模型 ,观察并比较了两种免疫抑制剂对内皮细胞血管发生 ,内皮细胞迁移能力 (Scratchwoundclosureassay)和内皮细胞增生(3 H TdR掺入 )的影响。 结果 :霉酚酸酯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血管发生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 ,而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此外 ,霉酚酸酯还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迁移能力 ,而地塞米松则对此无显著作用。结论 :在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上 ,霉酚酸酯具有比地塞米松更为广泛和显著的抑制效应 ,这可能是霉酚酸酯对一些激素治疗无效的血管炎患者仍有良好疗效的分子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霉酚酸酯治疗ANCA阳性重型狼疮性肾炎的初步临床观察 [J].
胡伟新 ;
唐政 ;
章海涛 ;
王庆文 ;
陈惠萍 ;
刘志红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9, (05) :432-434+509
[2]   霉酚酸酯治疗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 [J].
胡伟新 ;
刘志红 ;
陈惠萍 ;
唐政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8, (06) :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