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雨强下坡地氮流失特征

被引:58
作者
吴希媛 [1 ]
张丽萍 [1 ]
张妙仙 [2 ]
倪含斌 [1 ]
王辉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不详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面源污染; 降雨; 径流; 氮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试验采用模拟降雨手段,对总氮、铵氮和硝氮流失量过程曲线及三者的浓度百分比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总结,获得以下结论:(1)降雨过程中,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氮流失的浓度和流失总量都会相应增加,在覆盖度较小时,雨强对氮流失浓度和流失总量起决定作用。(2)径流量随时间延长的增加趋势十分明显,径流中流失的总氮浓度随着时间延长没有明显变化,但是流失量却呈上升趋势。铵氮和硝氮流失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径流前期浓度较高,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浓度趋于稳定或减小,后期则又有所上升。(3)与"蓄满"、"超渗"两种径流方式相对应,氮流失类型也有两种:坡地产生"蓄满"径流时,氮流失中可溶性氮流失较多;坡地产生"超渗"径流时,则氮流失中不可溶性氮流失所占比例增加,但是两种情况下,均是以可溶性氮流失为主,其中又以硝氮流失所占比例最大。坡度较小的情况下,次降雨过程中,不溶性氮占总氮流失量的百分比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4576 / 45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天然降雨条件下水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梁新强
    田光明
    李华
    陈英旭
    朱松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1) : 59 - 63
  • [2]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控制滇池面山台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研究
    张兆国
    赵晓惠
    陈慧泉
    贝荣塔
    李小英
    李玉芬
    [J]. 林业调查规划, 2005, (01) : 39 - 43
  • [3] 不同土地利用对流域土壤侵蚀和氮、磷流失的影响
    黄云凤
    张珞平
    洪华生
    陈能汪
    黄金良
    曾悦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 735 - 739
  • [4]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袁东海
    王兆骞
    陈欣
    郭新波
    张如良
    [J]. 生态学报, 2003, (01) : 188 - 198
  • [5] 不同农作方式红壤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
    袁东海
    王兆骞
    陈欣
    郭新波
    张如良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 863 - 866
  • [6] 土壤侵蚀正态模型试验中产流畸变系数
    张丽萍
    张妙仙
    [J]. 土壤学报, 2000, (04) : 449 - 455
  • [7] 红壤小流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
    陈欣
    王兆骞
    杨武德
    叶旭君
    [J]. 生态学报, 2000, (03) : 374 - 377
  • [8] 水蚀条件下不同土壤氮素和有机质流失规律
    张兴昌
    邵明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2) : 231 - 234
  • [9] 降雨──产流过程与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邬伦,李佩武
    [J]. 环境科学学报, 1996, (01) : 111 - 116
  • [10]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on sediment yield in forested marly gullies[J] . F Rey.Catena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