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青藏铁路风火山段晚第四纪断裂活动分析
被引:7
作者:

吴中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吴珍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韩金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永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胡道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江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风火山;
第四纪;
伸展变形;
活动断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表地质调查发现, 第四纪期间在风火山逆冲—褶皱构造带以发生近东西向的伸展变形为特征。在该构造带中形成切割早期近东西向挤压变形构造带、指示近东西向伸展变形、整体沿北60°东向展布的二道沟断陷盆地。断裂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表明, 控制该盆地晚第四纪断陷的主边界断裂位于其北缘, 是一条断续延伸达24km左右、可能兼具左旋走滑性质的正断层。根据该区晚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和时代, 并对断裂所错动的晚第四纪地质—地貌体进行初步的年代学分析, 可以初步断定该断裂的晚第四纪垂直活动速率应该介于0 2~0 4mm/a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青藏高原中部温泉盆地西缘的晚新生代正断层作用[J]. 地震地质, 2004, (04) : 658 - 675吴中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叶培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刘琦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珍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胡道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赵希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周春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2] 青藏高原及周边现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J]. 地震地质, 2004, (03) : 367 - 37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青藏高原中部第四纪左旋剪切变形的地表地质证据[J]. 现代地质, 2003, (04) : 363 - 369+491吴中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珍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胡道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赵希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韩金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张永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江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4] 青藏高原北部风火山活动断裂系及工程危害性研究[J].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1) : 1 - 6吴珍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中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胡道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彭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5] 青藏铁路沿线断裂活动的灾害效应[J]. 现代地质, 2003, (01) : 1 - 7吴珍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叶培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中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胡道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周春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6]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GPS观测数据与速度场[J]. 地学前缘, 2002, (02) : 415 - 429王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湖北武汉,北京中国地震局GPS开放式研究中心,北京,北京中国地震局GPS开放式研究中心,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特征与GPS速度场[J]. 地学前缘, 2002, (02) : 442 - 45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GPS开放式研究中心,北京,湖北武汉,北京中国地震局GPS开放式研究中心,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J]. 地球学报, 2001, (03) : 193 - 230尹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及地球物理与行星物理研究所
- [9] 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历史重建[J]. 地质学报, 2001, (02) : 250 - 258刘志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成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伊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0] 青藏高原中部风火山地区第三纪地壳南北缩短量研究[J]. 地震地质, 2001, (01) : 122 - 125刘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成都王成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成都伊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成都刘志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