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社区培育与发展模型的构建及其策略研究

被引:22
作者
董利亚 [1 ]
冯锐 [2 ]
机构
[1] 南京金陵汇文学校
[2]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在线学习社区; 互联网+; 社交网络; 社交型学习; 认知临场感; 社会临场感; 教学临场感;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6.02.013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线学习社区成为一种具有典型社交特性的学习形态,正逐渐受到教育领域专家的热切关注。它是依托互联网创建的一种学习环境,有共同学习意愿的学习者,能够聚集在这里一起建构知识、交流情感。在线学习社区不同于现实环境下的学习社区,它具有虚拟性、教育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兰迪·加里森等人对探究性学习社区进行了深入地探究,提出了认知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教学临场感等观点,这些观点对在线学习社区培育和发展的价值在于:社会临场感是在线学习社区形成和存在的心理基础,它是以社区成员之间的交互为基础,社区成员交互程度越高,社会临场感则越强;教学临场感是促进和引导社区成员认知与社交过程的催化剂,它直接影响着社区教与学目标的达成;认知临场感体现了社区成员在社区中建构知识意义的程度,它反映着成员的认知水平。这三种临场感理论,不仅为在线学习社区的培育与发展的模型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其中也蕴含着许多在线学习社区培育与发展的有效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建构的策略研究.[D].陈静.扬州大学.2007, 06
[2]   混合式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三循环模型研究 [J].
彭绍东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9) :39-47
[3]   大数据环境下嵌入泛在学习过程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J].
丁继红 ;
熊才平 ;
刘静 ;
刁楠楠 .
电化教育研究, 2015, 36 (09) :30-35
[4]   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 [J].
杨玉芹 .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06) :6-10+68
[5]   高校研究生创新教学中的建导式协作设计研究——基于CSCL环境 [J].
程絮森 ;
李钊 ;
李静 .
电化教育研究, 2013, 34 (06) :92-97+103
[6]   网络远程教育课程的教学临场感实证分析 [J].
王广新 ;
白成杰 ;
陆宏 .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09) :42-47+53
[7]   虚拟学习社区的内涵及其相关研究概述 [J].
胡勇 ;
李宇峰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 (03) :32-42
[8]   网络课程论坛的认知性存在研究 [J].
杨素娟 .
中国远程教育, 2011, (03) :37-41+45+95
[9]   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性存在的个案研究 [J].
杨素娟 ;
莫冬敏 .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12) :39-44
[10]   网络教育课程论坛的社会性存在个案研究 [J].
杨素娟 .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11) :57-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