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前角逆行变性再生修复的针刺效应观察──前角细胞的光、电镜观察及酶学图像分析

被引:9
作者
孙忠人,孙远征,程为平,赵瑛,孙申田
不详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学院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病理学,坐骨神经/酶学,显微镜检查、电子.创伤和损伤/针灸疗法;
D O I
10.13703/j.0255-2930.1996.08.019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本文通过动物模型,从神经组织学角度,应用光、电镜动态观察研究了针刺对损伤坐骨神经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应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了其酶组织化学改变。结果表明:①非离断性损伤坐骨神经后,相应神经元形态结构及酶组织化学均发生明显的逆行性变性改变;②针刺能明显抑制神经元变性的发展速度及程度,同时能明显促进神经元的再生与修复速度;③针刺能明显促进受损坐骨神经细胞胞体酶活性及合量变化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针刺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机理研究——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诱发电位的影响 [J].
孙忠人 ;
金淑英 ;
孙远征 ;
孙申田 .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6, (02) :10-12
[2]  
实用病理特殊染色和组化技术[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凌启波 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