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稻作区水稻生产气候资源的时空特征

被引:26
作者
姜晓剑 [1 ]
汤亮 [2 ]
刘小军 [1 ]
黄芬 [1 ]
曹卫星 [1 ]
朱艳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气候资源;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中国稻作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中国地域广大,水稻生产气候资源分布的时空差异给中国水稻生产带来了较高的不确定性。基于中国主要稻作区333个气象台站1961~1970年(1960s)和1996~2005年(2000s)2个10a历史时期的逐日气象资料,使用ANUSPLIN软件包生成栅格化的逐日气象要素表面值;然后基于栅格逐年计算并比较了2个历史时期水稻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资源(总日照时数、总有效积温、平均气温日较差、总降水量、总降水天数和平均降水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同1960s相比,2000s中国主要稻作区水稻生育期内的平均总日照时数减少了11.93%,东北、西南地区减少的幅度小于中部和南方;平均总有效积温增加了9.40%,东北和西南地区增加的幅度大于中部和南方,但是在中部和南方存在总有效积温减少的地区;平均气温日较差减少了4.86%,东北和西南地区减少的幅度大于中部和南方,但在中部和南方地区亦存在部分增加的区域;总降水量增加了1.59%,平均降水强度增加了3.22%,平均降水强度的变化率在空间分布上与总降水量基本一致,东北地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降水量和平均降水强度呈降低的趋势,而中部和南方大部分地区呈增加的趋势;平均总降水天数减少了1.60%,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降低幅度要小于南方沿海地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中国主要稻作区的水稻增产潜力及增产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5+395 +395-3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Ⅳ.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麦-玉两熟灌溉农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 刘志娟,杨晓光,王文峰.应用生态学报. 2011(04)
[2]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Ⅱ.西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 代姝玮,杨晓光,赵孟,李勇,王文峰,刘志娟.应用生态学报. 2011(02)
[3]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热量资源的变化趋势及适应对策[J]. 赵俊芳,郭建平,马玉平,俄有浩,王培娟,邬定荣.应用生态学报. 2010(11)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Ⅰ.华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 李勇,杨晓光,王文峰,刘志娟.应用生态学报. 2010(10)
[5]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气温时空差异响应 [J].
卢爱刚 ;
庞德谦 ;
康世昌 ;
王天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08) :61-65
[6]   高抗性淀粉粳稻新品系稻米淀粉链长分布与主要品质特征差异 [J].
张淑梅 ;
张建明 ;
李丁鲁 ;
李茂柏 ;
王慧 ;
朴钟泽 ;
邹德堂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6) :2237-2243
[7]   基于ANUSPLIN的时间序列气象要素空间插值 [J].
刘志红 ;
Ti m RMcVicar ;
Tom GVan Nie ;
杨勤科 ;
李锐 ;
穆兴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0) :227-234
[8]   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稻、麦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J].
谢立勇 ;
林而达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3) :659-664
[9]   福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陈家金 ;
陈惠 ;
马治国 ;
林晶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1) :1-4+8
[10]   近百年中国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的再分析 [J].
唐国利 ;
任国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4) :79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