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气温时空差异响应

被引:11
作者
卢爱刚 [1 ,2 ]
庞德谦 [2 ]
康世昌 [3 ]
王天明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升温; 突变时间; 季节差异; 区域分布;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08.003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实际观察资料,对中国半个世纪的气温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M 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法,对各个站点的数据进行处理,对各地的升温响应时间(升温突变时间)同纬度的关系进行了季节对比,发现气温变化趋势和幅度因季节变化存在区域差别:冬季升温范围大,夏季升温成零星状分布;冬季升温更为强烈,夏季升温幅度小,且纬度对各个季节增温幅度的影响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温度越高,升温幅度越大,增温幅度有着非常明显的纬度效应;增温幅度在经度上的季节差异大体上以97°E为界,东西部差异明显。最后针对引起这些升温变化时空差异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全球升温对中国区域温度纬向梯度的影响 [J].
卢爱刚 ;
庞德谦 ;
何元庆 ;
庞洪喜 ;
院玲玲 .
地理科学, 2006, (03) :345-350
[2]   人类活动引起的我国西北地区21世纪温度和降水变化情景分析 [J].
徐影 ;
丁一汇 ;
赵宗慈 .
冰川冻土, 2003, (03) :327-330
[3]   东亚中全新世的气候模拟及其温度变化机制探讨 [J].
陈星 ;
于革 ;
刘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4) :335-345
[4]   中国近四十年最高最低温度变化 [J].
翟盘茂 ;
任福民 .
气象学报, 1997, (04) :35-46
[5]   句容宝华山山龙眼化石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在气候学和植物学上的意义 [J].
孔昭宸 ;
杜乃秋 ;
张义君 ;
王富葆 ;
梁幼林 ;
王晓春 .
第四纪研究, 1991, (04) :326-335+385
[6]   长江中下游地区7500—5000aB.P.气候变化序列的初步研究 [J].
唐领余 ;
沈才明 ;
韩辉友 ;
于革 ;
肖家仪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1, (04) :73-85
[7]   青海湖QH85-14C钻孔孢粉分析及其古气候古环境的初步探讨 [J].
杜乃秋 ;
孔昭宸 ;
山发寿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9, (10) :803-814+825
[8]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施雅风等 主编, 1998
[9]  
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主编, 1990
[10]   A test of corrections for extraneous signals in gridded surface temperature data [J].
McKitrick, R ;
Michaels, PJ .
CLIMATE RESEARCH, 2004, 26 (02) :15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