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南高煤阶煤层气井排采机理与生产特征

被引:29
作者
王兴隆 [1 ]
赵益忠 [2 ]
吴桐 [3 ]
机构
[1]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2] 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3] 中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示范工程; 高煤阶; 煤层气排采; 含水饱和度; 渗透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层气排采技术和排采工作制度的正确与否对煤层气井的产气量和服务年限有很大影响。通过对"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潘河先导性试验项目"36口井排采过程的分析和跟踪研究,认为煤层气井的排采过程分为几个不同阶段,且不同阶段间的转化主要受控于含水饱和度和气-水相对渗透率的变化;煤层气井通常会有3个产气高峰,并探索了一套适合示范区煤层气井3号煤排采的工作制度。这些成果对今后示范区煤层气井以及其他同类型盆地中煤层气井的排采生产,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27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高煤级煤储层煤层气产能"瓶颈"问题研究 [J].
傅雪海 ;
秦勇 ;
姜波 ;
韦重韬 .
地质论评, 2004, (05) :507-513
[2]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J].
冯三利 ;
叶建平 .
中国煤田地质, 2003, (06) :24-28+34
[3]   煤层气井排采历史地质分析 [J].
何伟钢 ;
叶建平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3) :385-389
[4]   煤层气储层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 [J].
苏现波 ;
张丽萍 .
天然气工业, 2002, (04) :15-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