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以审判为中心”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8
作者
:
杨宇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学院
杨宇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依
机构
:
[1]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学院
来源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年
/ 03期
关键词
:
以审判为中心;
司法改革;
案件分流;
D O I
:
10.16152/j.cnki.xdxbsk.2016-03-016
中图分类号
: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要求诉讼活动符合司法规律,理顺侦查、检察和审判功能的关系,确立无罪推定的原则,法庭依法独立审判,强化审判功能。在法庭审判中贯彻直接言词原则和证据裁判原则,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对质权等一系列合法权利。"以审判为中心"并不意味着侦查和检察干警的职责有所减少,也不意味着三机关的地位高低。"以审判为中心"应当有许多配套措施才能实现,包括案件分流、简易审判和快速处理机制;"以审判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完备的审判程序。刑事案件审前分流以及简易审判等快速处理的方式正是"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刑事法律援助的中国问题与域外经验
陈永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陈永生
[J].
比较法研究,
2014,
(01)
: 32
-
45
[2]
刑事诉讼中律师的意义、困境与定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欣华
[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4
(01)
: 87
-
90
[3]
司法公正与法治建设──第三届中国法治论坛观点精选
陈光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光中
[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11,
(03)
: 5
-
21
[4]
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左卫民
马静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马静华
[J].
中国法学,
2005,
(06)
: 164
-
176
[5]
我国刑事赔偿制度之改革
杨宇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杨宇冠
[J].
法学研究,
2004,
(01)
: 133
-
139
[6]
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N]. 江必新. 人民法院报. 2013 (005)
[7]
国际人权法对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影响[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杨宇冠专, 2008
[8]
论犯罪与刑罚[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意)贝卡里亚(Beccaria, 1993
←
1
→
共 8 条
[1]
刑事法律援助的中国问题与域外经验
陈永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陈永生
[J].
比较法研究,
2014,
(01)
: 32
-
45
[2]
刑事诉讼中律师的意义、困境与定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欣华
[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4
(01)
: 87
-
90
[3]
司法公正与法治建设──第三届中国法治论坛观点精选
陈光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光中
[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11,
(03)
: 5
-
21
[4]
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左卫民
马静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马静华
[J].
中国法学,
2005,
(06)
: 164
-
176
[5]
我国刑事赔偿制度之改革
杨宇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杨宇冠
[J].
法学研究,
2004,
(01)
: 133
-
139
[6]
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N]. 江必新. 人民法院报. 2013 (005)
[7]
国际人权法对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影响[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杨宇冠专, 2008
[8]
论犯罪与刑罚[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意)贝卡里亚(Beccaria, 199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