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微生物量与氮矿化的潜力

被引:13
作者
陈懂懂
张世虎
杜国祯
机构
[1]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海拔梯度; 微生物量; 氮矿化潜力;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0.03.020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五个海拔梯度的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室内外培养的净氮矿化的研究得出:土壤微生物量碳在各海拔间差异不显著,微生物量碳、氮分别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贡献率在不同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且均与海拔梯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低海拔地区有较多的营养被微生物固定,潜在的有效营养源较高;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pH值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P>0.05);室内培养的氮矿化潜力大于野外原位培养的净氮矿化率,说明在室内控制的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矿化速率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0+96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黄河首曲湿地功能区“黑土滩”退化草甸恢复改良 [J].
武高林 ;
任国华 ;
刘振恒 ;
杨林平 ;
班玛才让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4) :48-52+59
[2]   高寒嵩草草甸不同土地管理措施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J].
王文颖 ;
曾智科 ;
殷恒霞 ;
陈开华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2) :43-47
[3]   武夷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呼吸及其商值(qMB,qCO2) [J].
周焱 ;
徐宪根 ;
王丰 ;
阮宏华 ;
汪家社 ;
方燕鸿 ;
吴焰玉 ;
徐自坤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2) :265-269
[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微生物量碳及其周转率的影响 [J].
宇万太 ;
姜子绍 ;
周桦 ;
马强 .
生态学杂志, 2008, (08) :1302-1306
[5]   祁连山中部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吴建国 ;
韩梅 ;
苌伟 ;
艾丽 ;
常学向 .
草业学报, 2007, (06) :39-46
[6]   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量及其与土壤物理因子相关性特征 [J].
杨成德 ;
龙瑞军 ;
陈秀蓉 ;
满元荣 ;
徐长林 ;
惠婧婧 .
草业学报, 2007, (04) :62-68
[7]   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质氮磷的分布和生产力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王长庭 ;
龙瑞军 ;
王启基 ;
景增春 ;
尚占环 ;
丁路明 .
草业学报, 2005, (04) :15-20
[8]   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关系 [J].
李世清 ;
任书杰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1) :18-23
[9]   气候变化对草甸草原土壤氮素矿化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王其兵 ;
李凌浩 ;
白永飞 ;
邢雪荣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6) :687-692
[10]   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生态 [J].
赵吉 ;
廖仰南 ;
张桂枝 ;
邵玉琴 .
中国草地, 1999, (03) :58-68